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当中共又一次举起“解放思想”大旗引领中国踏上改革开放新征程时,有关改革开放“试验田”——深圳经济特区未来发展的讨论成为今年两会期间的一大热点。
“我最关心的是村里50多家企业该如何转型,生产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张育彪在谈到这一轮“解放思想”时说得很实在。
从改革开放之前一个人均年收入不足100元的落后小渔村,到今天总资产超13亿元,人均年收入15万元的产业基地,靠改革致富的南岭村曾经是中国农村中的“改革明星村”。
然而随着整个珠三角地区人口膨胀、土地和用工成本的上升,以及资源紧缺加重,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的利润空间在迅速缩小。张育彪说,南岭村现有村民800人,但外来民工却超过4万人,主要从事低水平的加工制造业,转型迫在眉睫。
南岭村的担忧也正是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市长许宗衡最近考虑最多的问题。走过近30年历程的深圳经济特区在取消特区优惠政策后,面对国内诸多兄弟城市的“平等竞争”,下一步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
许宗衡在两会期间成为境内外媒体追逐的热门人物,在大会新闻中心为他安排的一场专场采访上,有近100家媒体到场,而问题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深圳将如何在新一轮“解放思想”大潮中大胆转型,继续担当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角色。
从在全国较早引进外资企业和发展民营经济,到较早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多30年来,深圳特区一系列的大胆“举动”在创造经济发展“深圳奇迹”的同时,也克服了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些尖锐矛盾,冲破了一些思想枷锁,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杀出了一条血路”。
许宗衡说,如果30年前没有解放思想,就不会有中国的今天。解放思想将是深圳进行新一轮发展和迈向新目标的历史台阶,也是中国实现再一次历史性跨越的重要前提。对深圳来说,“要消除我们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要摆脱我们传统的思维定式和行为定势,要用世界的眼光看待中国的发展,看待中国的未来,去寻求未来中国发展的突破。”
在广东省加快推进粤港澳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紧邻香港的深圳市也将未来自己的发展与香港紧紧联系在一起。许宗衡说,深圳要在粤港澳合作中走在前面。目前深港两地正在紧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世界级大都会”,向着世界一流城市迈进。
根据深圳市的发展设想,未来深港合作除了加快交通等一些跨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外,将积极加大产业合作,合力打造深港创新圈,使这里成为一个创新要素最集中、创新最活跃的地区。此外,深港双方还将发挥各自潜力,大力拓宽金融领域的合作。
有研究预计到2010年,深港两地GDP综合将超过4000亿美元。2020年后,两地的经济规模将接近东京现在的水平。
许宗衡说,深圳还将继续行政体制改革的探索,畅通百姓表达要求的渠道。今年村委会和居委会选举中直选比例将从50%提高到70%。
他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政治体制改革探索一直走在国内前列,曾主动进行了4次审批制度改革,7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了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在全国最早实行了人才招聘制度。“深圳的政治体制改革一刻也没有停止。”
政府对未来深圳发展的高瞻远瞩给了张育彪很大信心。他说,自己从去年开始将村里的3个中外合资来料加工企业转型为独资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开始生产更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而且还将产品内销,供应中国13亿人口的大市场。
“虽然村子里还有很多企业属于低水平的来料加工企业,但透过政府转变发展方式的改革新思路,我看清了南岭村未来前进的方向,也相信在新一轮改革大潮之中,南岭村也将迎来第二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