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
大部制并非绝对的人员精简 不是要向西方国家看齐
2008年03月12日 08:43:3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据《廉政瞭望杂志》报道,当前的大部制话题可谓炙手可热。然而,在沸沸扬扬的各方热议中,不乏一些似是而非、鱼目混珠的论调。为此,笔者专门采访了西南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民盟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省监察厅副厅长赵振铣,厘清“大部制”的三大误区。 大部制不是要向西方国家看齐 有人一提起大部制,就津津乐道于发达国家政府数目是如何精简,一副马上要向其看齐的架势。其实,如果仅仅从部门数量多少看待这个问题,失之偏颇。评价现代政府管理优劣,关键是其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赵振铣认为,大部制是国外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是我国政府改革的发展方向,其中的一些思路和原则,如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是我们应该积极吸纳的;但不能脱离现实国情,全盘照搬,急于求成,当下中国还缺乏支撑大部制运行的内部土壤和外部条件。 中国人口多,地域广;地区差异大,矛盾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任务极其繁重,中国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学国外那样的“小政府”,现阶段仍需强有力的政府进行建设和管理,即使推行大部制,在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上也不会照搬西方。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国的大部制改革,也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当下有一种观点,实行大部制就是精兵简政,政府部门数量大幅度减少,不少公务员可能饭碗不保。但赵振铣认为,推行大部制,并不意味公务员队伍必然大量减员。 大部制会引发结构和职能调整 赵振铣说,大部制改革的确会涉及被撤并部门相当数量的干部去留,但这不是绝对的人员精简。大部制改革是一退一进双向运动,退就是要逐步地、坚决地从微观经济领域退出,进就是要更多地发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这是结构和职能的调整,而不是单纯数量上的减少,简单意义上的精简,只会降低中央政府在转型期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当前,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公共服务部门和监督部门都迫切需要在质和量上充实公务员队伍。地方安全责任事故的频发,各方矛头都直指监管部门的渎职失职,但在客观上,也还有这些部门授权不够、人手不足的问题。像安监、环保、质监、监察这些部门,都存在加强充实公务员队伍的现实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管理的面更宽、领域也更多。如网络经济、网络传媒、网络犯罪等新领域,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管理,现在就需要新配备专业人才。 赵振铣认为,大部制改革后,分流人员并不是无处可去,关键是看能不能胜任新的要求更高的岗位;而要应新岗位需求,必须进行职业技能再培训。 并非部门一“大”就药到病除 大部制无疑是针对当前“政府失灵”病症的一剂对症之药,但赵振铣认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仅靠单兵推进难以一蹴而就。 首先是条条块块如何协调。我国中央和地方实行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即地方分级行政,中央对口管理;机构设置是“蜂窝煤”结构,下上一般粗,各个部门“依法扯皮”,导致行政效率降低,最后无人承担责任。坊间有语“问题出在下面,根子却在上面”,也是这个意思。因此,必须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间职能配置的基本原则,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加以合理安排、明确规范。中央政府主要处理全国性的公共事务,重点解决地区间交叉的公共事务。比如对现在长江流域面临的治理困局,就应该结束当前地区和部门“分而治之”的管理机制,突破地区和部门之间的障碍,制定全流域规划,实现流域管理一体化。 其次,建立现代行政管理体制,不仅要解决横向的部门交叉问题,也要解决纵向行政层级过多的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发达国家或规模较大国家的地方行政区划层级大多为二三级;我国宪法规定行政区划层级也只有三级,省(直辖市、自治区)县(市区)乡(镇),主体结构就是省管县。但由于我国政府的管理幅度偏大,过去因交通、通信等相对落后,一些县区人口规模大,实行了地管县、市管县的体制,地方行政区划层级变成了4级。行政层级过多,管理链过长,政策层层过滤,形成“漏斗效应”,中央政府的政策越到基层越是变形走样。赵振铣认为,现在一些省份进行的省管县和“扩权强县”的试点,就是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所作出的努力。 另外,党政部门权力的对接,如何进一步整合党政部门,是下一步大部制改革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深层次的政治体制改革若不能跟上,大部制改革就会事倍功半,或是徒有其表。当前在操作层面上,尤其要解决执行力问题,防止出现歪嘴和尚念经的情况,落点就在各级官员身上,因此干部选拔制度和政绩考评制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大部制改革须以法律的修改完善为先导,以计划经济为背景的许多部门,行政法规必须进一步归并、取消。 谈环境保护部 “局”改“部”一字之差,却拥有了表决权 【改革方案】 国家环保总局改为国家环境保护部 “太让人兴奋了!”当听到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组建环境保护部、不再保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那一刻,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惠州市环保局副局长黄细花难以掩饰内心的喜悦,“一字之差,我国环保事业将有更广阔的飞翔天地”。 多年心愿,一朝得偿。2003年,黄细花作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提高国家环保总局的地位,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相适应。 2007年,她于全国两会期间正式提出建议,国家环保总局应改为国家环境保护部。 “把‘局’改成‘部’,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决策体系内可施展的空间大不一样。”黄细花说,“国家环保总局只是国务院的直属单位,而环保部则是国务院组成部门,可以更多地参与国家的综合决策。而且,把环境问题纳入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中,也更方便、更有力量。” 这一字之差也让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顾问委员会委员魏复盛感到无比欣慰。他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这个变化最重要的是,环保部拥有了表决权,可以参与国家决策,这就使得我国对环境污染进行事后追惩以外,更多了一道对环境污染进行事前评估和预防的闸门。据新华社电 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打破部门割裂消除劳动者身份歧视 【改革方案】 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责整合划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建国家公务员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刘尔铎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分为劳动和人事两个部门,劳动者带上不同“身份”,人力资源市场难以统一。不同类型职业介绍服务机构信息资源不能共享,难以沟通,浪费了人力资源。 “在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要打破行政部门的割裂,由一个部门做好人力资源开发,统一政策、管理、服务,这样会做得更好。”刘家强委员指出,管理干部是人才,高级技术工人也是人才,销售经营人员也是人才。现在虽然身份还是存在的,但要打破身份界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岗位设定报酬,劳动者凭借自己的技能和素质上岗,没有歧视和界限,这样才能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效应。 “把开发和保障结合在一起,对保障也有好处。把就业、收入分配、保障有机统一起来,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这会更好地消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鼓励他们充分发挥创造性、积极性。”刘家强委员说,无论劳动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哪个部门工作,无论劳动者是什么“身份”,只要努力工作,国家都会提供从就业到养老的服务和保障。据新华社电 谈大卫生部 卫生药监一家,破解“以药养医”难题 【改革方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同时调整食品药品管理职能。 1998年机构改革,药政管理局脱离卫生部,与原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医药管理局合并,成立国家药监理局,卫生、药监两部门分家。2003年新一轮机构改革,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上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监部门职能进一步扩大。按照这次机构改革方案,卫生、药监两部门又将走到一起。 “当年药监从卫生分出来是必要的,有利于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刘晓庄说。谈到这次医药合并成立“大卫生部”,重庆市卫生局局长屈谦委员说:“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的监管方式已经暴露出一些弊端,比如说职能交叉、权责脱节、遇事扯皮等。医药卫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统起来管便于协调各方面关系。” 刘晓庄认为,成立“大卫生部”有三个好处:一是大部门制便于医药一体化管理,增强政府的市场监管能力,加强对公众生命安全的保障;二是有利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解决当前“以药养医”问题;三是有利于解决药监、卫生两部门在食品药品监管等职能领域交叉的问题。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作者:
编辑:
谢旭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