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为什么会出现在杭州?而没有转移到上海等国际化大城市去?”蔡奇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首先谈起了他最近屡被问及的问题。
蔡奇说,一些浙江的企业做大之后通常会移师上海。但是阿里巴巴没有走。他认为,这主要得益于杭州市委、市政府在鼓励创新、营造发展环境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至今,杭州已经多次被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之首,还被评为“最具幸福感”的城市。阿里巴巴有关负责人也多次表示,他们喜欢杭州,愿意在杭州发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感到,杭州的政府“非常真诚地想为我们服务好”,是真正的服务型政府。
蔡奇说,从经济发展的资源禀赋来看,有“天堂”美誉的杭州实际上是一个资源短缺型城市,缺地下资源,缺港口资源,缺土地资源等等。但是,幸运的是,杭州市觉悟早,动手快,找到了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那就是走自主创新型的发展道路。
2005年,杭州市委在“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要求。近年来,随着“优二兴三”、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等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杭州市的创新步伐越走越稳健。
创造力的核心在于人。蔡奇说,杭州湖山秀美,人杰地灵,创业在杭州,离不开这里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积淀。很多成功的创新型企业,都是由知识分子创立的。杭州市委、市政府深深懂得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性,也明白创业的风险和艰难,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成为政府施政的重点。几年来,政府通过强化人才创业培训、建设创业人才公寓等措施,加强人才集聚,提高“万人人才比”。通过用好大学毕业生创业资助基金、政府“种子基金”,资助引导初创企业度过“死亡谷”。通过引导企业加大人力投资,营造留住人才的环境和条件。同时,杭州市还积极开展海外人才招聘工作,扩大留学生创业园规模。
“杭州每年有40万高校毕业生,政府通过不断优化人才创业环境,吸引他们留杭创业。”蔡奇举例说,比如有“小马云”之称的24岁大学应届毕业生金津,他看到了杭州动漫产业的巨大潜力,用5000元办起网络公司,两年时间资产达到10亿元。
“推动自主创新,既需要‘铺天盖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也需要有‘顶天立地’的创新型大企业、大集团。对于前者,政府应尽量扶持使之做大;对于后者,政府应尽量扶持使之做强。”蔡奇说。去年底,杭州市斥资8000万元,扶持市内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杭氧、中亚机械、富春江水电、东方通信等企业陆续拿到了金额最高达500万元的资助资金。
在政府政策标杆的引导下,杭州的企业家纷纷试水“新经济”,争喝“头口水”。蔡奇举例说,杭州绿盛集团董事长林东从“牛肉干大王”转身网络“新贵”。他在电脑网络游戏中开设绿盛牛肉店,吸引了大量网络新用户。“牛肉干+网游”的创新模式,已成为北大、复旦等众多学府的MBA教学案例。杭州中南建设集团原本是一家建筑企业,只有小学学历的董事长吴建荣却投巨资制作了国内最长的动画片《天眼》,还表示“准备亏2个亿”搞动漫。就是在这样的市场基础之上,杭州连续承办了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
“在过去的两三年中,杭州的这一发展模式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蔡奇兴奋地说。2007年,该市国民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近15%,已连续1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发展结构更趋合理。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6%,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50%。杭州已有65家民营企业进入全国500强,连续5年居全国各城市之首。(记者 方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