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房协推出市内楼价“年度预测报告”,认为上半年“限价房唱主角”,但“先降后升”,下半年“会有升幅”。观点遭到不少业内人士质疑,直斥其为“托市”。笔者觉得,像房协这样的半官方机构“预测楼价”,其合法合理性值得商榷。
我国房地产业从计划经济起步,如今虽然开放了,但其特定的高 门槛,非一般民间资本可以进入;早已赚满N桶金的大型房企,更是事实上占据了垄断地位。在房价构成中,地价举足轻重,而地价又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不能不受政府高度调控。因此土地供应和地价的升降,构成了房价高低的两大关键。政府对房价的有形之手,远远强于市场的无形之手,开发商在某种程度上控制房价,也不是什么难事。
房企预测房价,是正常生意现象,任其王婆卖瓜好了。百姓预测房价,属正常消费现象,准确与否也只是自家的事。政府预测房价就不同,其权威性与宏观指向会对市场产生极大影响,而其微观数据不一定与实际相符,也会产生误导。像某地“一手楼均价6000至8500元/平方米”的预测,如果事实上说高了,消费者会觉得受骗上当,思疑相关官员与房企勾结托市;如果说低了,地产商会认为政府干预市场,让自己利益受损。因此行政性话语不应进入房价预测,深圳市长许宗衡拒绝预测“房价是否拐点”,就是一个明证。
由相关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组成的广州房协,具有半官方背景,其“行业话语”带有某种行政色彩。由它预测房价并公开“报告”,因其趋于微观而更易背离市场,也因其“官商”相混而更难撇清与开发商的利益关系。由此可见,让行政性话语远离房价预测,应当成为市场公平的一种行政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