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1-2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3%,低于去年大多数月份的水平,去年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5.8%。
至此,今年1-2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全部出炉,我国外贸出口增速从去年的20%左右跌至6.5%,工业企业增加值涨幅创下2006年12月来的新低,此外2月份CPI创下12年来新高,应对通胀压力,合理牺牲部分经济增长速度成为今年宏观调控政策需要平衡的问题。
1-2月份经济增速放缓的迹象有季节性因素和南方雪灾的偶然性因素,有关专家分析,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还将保持25%左右的较高增速,消费也将稳步增长,只有外贸出口鉴于美国等外部经济增长放缓,以及人民币稳步升值的因素将下滑。
2007年一季度GDP增速是11.1%,二季度是11.9%,三季度降到11.5%,四季度进一步降到11.2%。银河证券宏观研究所分析师郝大明表示,这说明经济增长偏快的势头已初步得到遏制,并出现了明显减速趋势。
“这种适度放缓的经济增长步伐并不可怕,恰恰是我国经济过热态势缓解的表现,是今年宏观调控追求的目标之一。”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说。
郝大明称,2008年我国经济放缓趋势已经确立,仅净出口增速下降使经济增长降到10%以下的可能性很大,这会使国内通胀压力大大缓解,如果依照目前从紧货币政策不变,很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回落和物价的缓慢回落。
当然,2008年从紧货币政策取向转变的时机和力度选择,是宏观调控的关键,诸建芳指出,在中国经济增速适度放缓的预期下,应对通胀压力不能采用“急刹车”式的调控方式,加息应慎之又慎,至少短期内不适用,否则可能导致经济的硬着陆,“不计成本遏制物价上涨,将导致中国资本市场以及实体经济的急剧震荡,政策选择应当避免这种伤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也曾表示,经过去年国内的6次加息后,国民储蓄意愿已经止跌回升。2008年国内加息的频率应该不可能如2007年那样频繁,其加息的幅度在经过去年连续上调的累积后也应该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