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记者王优玲、常璐)“我一直想画一幅画,叫《回声》,可酝酿了二十年,到现在还没有画出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告诉记者。这将是描写中国农民的另一幅油画作品,艺术家还等待着思想的触动和创作的灵感。
二十七年前,罗中立创作油画《父亲》,以饱含深情的油墨刻画出中国农民饱经沧桑、忍辱负重、艰难生存的典型形象,深深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现在,《父亲》被收藏在中国美术馆。
《父亲》的原型,邓开选,一位没有走出过大巴山的老农。罗中立回忆着这位曾给予他无限创作灵感的深山老农:他的乐趣是赶集,赶集的那天能见到朋友、熟人,可以在船上叫一杯茶,奢侈的时候还可以叫上一杯高度白干,和酒友抽抽旱烟。后来,他老得走不动了,只能在赶集的那天,站在院子过路的地方,狗一阵乱叫,他知道有人要过渡,远远地打打招呼。最后,他病在床上,死后葬在了自留地里。
“在出现‘农民工’以前,农民的生命循环,就是这么简单,这么平凡。”罗中立说,“他们大多数人,默默无闻,生生息息,祖祖辈辈,无声无息,生在那片土地,葬于那片土地。但有心的人,真正细心体验他们的时候,能够感到,他们的声音在天地之间久久回响。”罗中立说,这正是他想创作《回声》的情结所在。
三十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农村改革开始。三十年后,中国农村因改革开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邓开选的儿子葬在自留地里,他的孙子却走出了大巴山,辗转上海、广东、新疆,成为中国亿万农民工当中的一员。
“他在城市里经历着酸甜苦辣,看到了与家乡不同的天地。”罗中立说。今天,邓开选的家里已经没有一个人了,只有一把锁。当他的孙子再回到农村,已经无法适应以前的生活,举家迁出了大巴山。家里的地产和房子只能交给亲戚照看。
邓开选一家的变化正是中国农村所经历的时代变迁的缩影。罗中立说:“‘农民工’的时代与我画《父亲》的时代,是两个不同的时代。这是中国农民新的开始。”现在,中国农村面临着“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中国农民也正在以一种新的身份走进城市,融入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作为艺术家,罗中立以敏锐之心洞察着这一时代的变迁。“我想,如果能跟踪他们,像画出《父亲》那个时代的农民一样,也能画出今天走进城市,融入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这样一个农民群体。这个群体将改变中国整个城市,改变中国整个面貌。”
对于创作反映农民工题材的作品,罗中立坦承,构思还未成熟,灵感仍未到位。
“所谓灵感,就是把生活的积累和对所关注题材的对象的一些认识,在某一点上,在某一情结,在某一瞬间,或者是一篇文章,或者是一幅照片,或者是生活的一个现场,或者是个人的一个经历,一下子把想表达的东西连贯结合到一起。”罗中立说。
《父亲》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今天的农民工,如何用类似《父亲》的东西来传达?哪一位农民工或是哪个场景将触动艺术家的神经?这些问题将留待时间去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