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课堂是个筐好东西是否都要往里装

  简体化汉字已使用了几十年,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将繁体字设置成必修课,或在讲授简体字的同时也教繁体字,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

  繁体字进课堂的提议,自然让人想起京剧进课堂,两者都以继承传统文化为主旨,都有着良好的初衷。实事求是地说,了解一些京剧知识总比不了解好,会认繁体字总比不会认好,要说这种提议或做法毫无意义,那也不够客观。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我看在于:有些人似乎想把所有好东西都“塞”给学生,不管他们乐不乐意接受;似乎想把所有问题都寄托于通过学校教育来解决,不管学校是否不堪重负;似乎把学校教育当成了一剂“万能药”,可以包治百病,成年社会缺什么,就想着在孩子那里补什么……

  在这种思维方式下,近些年来,除京剧进课堂外,金融理财知识进课堂、心理教育进课堂、生存教育进课堂,甚至烹饪知识进课堂、高尔夫课进校园等等,再加上各式各样的“××从娃娃抓起”,瞧这阵势,我们似乎要把孩子培养成无所不能、包打天下的“超人”。

  全能型的“超人”是不存在的,更关键的是,动辄这也“进课堂”,那也“进课堂”,是学校教育不能承受之重。目前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和共识,中小学校开设的每一门必修课,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等等,都是经过长期教育实践证明不可或缺的,哪一门课都减不掉。为了应付这些必修课,教师和学生已经不堪重负,再动辄这也要增开为必修课,那也要增开为必修课,学生和学校如何应付?莫非把学生压得喘不过气来,更有益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这个世界上,有用的好东西实在太多,所以我们不得不作出选择,将最有用的、最适合学生的东西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至于其他一些有用的好东西,可以留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修自学,或者等他们走上社会之后,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需要再学也不迟。学校教育不是“万能药”,也不是一只“筐”,试图把所有好东西都“装”进学校教育,都灌输给学生,不仅不切实际,而且会冲击正常的必修课教学,恐怕到头来,学生什么都学不好。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刘长锋:强制京剧进课堂是个蠢办法
·周济谈京剧进课堂 要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
·于魁智委员:“京剧发展要着眼于青年观众”
·教育部官员作出承诺 “京剧进校园”将增传统剧目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