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新闻动态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小手机演绎改革开放大变化

  在现代生活中,电话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然而30年前,它可是件稀罕物。改革开放,我国已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各个领域都发生的巨大的变化,其中通讯领域尤其突出。如今,通信业作为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小小电话,使我们领略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八十年代:固定电话走进家庭

  70年代末,电话主要作为工作时的办公工具存在。当时许多机关只有总机是直拨性质的,电话号码只有6位数。在机关打电话,如果多部电话都要外线,总机就告急,话机里会传来甜甜的女中音:“请把电话扣好,有了外线我会回叫您。”话务员非常忙,甚至连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她们在应对机关大量内外通话的同时,需要重点搞好领导的各种电话服务,所以必须保持高度的紧张。

  那时,单位电话基本上普及了,可家庭电话却极少。58岁的孟先生说:“那时候根本没有占公家便宜的想法,上班打私人电话什么的?怎么可能?老百姓家里都没电话往哪儿打呀?”如果家里有电话,那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按规定,必须是正局级以上干部才能有资格申请用公款安装电话。如果介绍男朋友家庭情况时,说出三个“硬件”:父母亲是局长,家里有电话,男孩子是大学生时。保准绝大部分条件优秀的女青年会动心。

  1978年,全国电话普及率仅为0.38%,不及世界水平的1/10,占世界1/5人口的中国拥有的话机总数还不到世界话机总数的1%,每200人中拥有话机还不到一部,比美国落后75年!大部分县城、农村甚至还在使用“摇把子”。

  摇把子电话 拨盘电话

  

  

  1982年,中国第一批投币式公用电话在北京市东、西长安街等繁华街道出现,共22个投币式公用电话亭。紧接着公用电话开始遍布北京的街头巷尾,在电话开始进入家庭之前,市民打电话用的主要就是它,一般胡同口两头都有。当时记得北京市民有个用厕难,往往跑几百米找不着一个厕所;但走十几米绝对会看到公用电话摊。每个公用电话摊负责着周围一片街坊,有电话打来,就在专用的小本上记下:某某门牌号、找谁、回电号码,然后拿着去“传呼”街坊。张先生是老北京人,他回忆儿时胡同口守电话的老大爷每天来了电话就小跑着去叫街坊:“四门的二子,电话~!”当时的感觉,一个胡同俨然就是一个大家庭。 值得一提的是,八十年代中期虽然北京市内短途电话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打往外省市的长途电话却非常不便,大家都得到西单的北京电报大楼或大的邮电局去打,而且线路非常繁忙,经常堵塞,致使电报大楼里打电话的都带着午饭排队去打。

  现年62岁的赵先生回忆84年到北京出差时在北京站邮电局,给家里打电话时的场景:“营业厅挤满了人,可是北京打往山西的线路只有1条,打了一个半小时也打不通。通话质量很差,打长途电话像吵架,喊破了喉咙,连房间外面的人都被吵得受不了。营业厅里里外外,为打电话吵架甚至打架的事常有。话务员耳朵上戴着大耳机,脖子上挂着俗称‘牛角’的话筒,一天下来也很辛苦。”

  九十年代初,装部固定电话,曾经是人们心目中“小康”的标志,并且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固定电话对普通百姓来说,真是可望而不可及。当时邮电体系垄断,家住西四的赵女士回想自己家1993年安装第一部固定电话时的情景说:“当时安电话可真是大费周章,找人托关系批条子,请师傅吃饭不说,单单是安装费用就高达五千多元,最后还排了半个月才轮到。安一部电话在当时可真算是给家里添置了个大件儿了。”而现在,网通北京东单营业厅大堂经理吕健介绍:“安电话如果选套餐,除送话机外初装费才188元。”

  近10年来,我国的固定电话业务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1999年7月固定电话用户总数突破1亿户,其中由1992年的1000万到1996年的5000万只经过短短4年时间,而再到1亿则仅用了不到3年时间。公共设施方面全国推行了磁卡电话、大学校园里推行了201卡等等,到邮电局、电信局排队打电话已经永远的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此后的固定电话的发展经历了2001年和2003年两次突飞猛进的发展。2001年取消了电话初装费后,一时间固话安装之风盛行全国,固话的发展也进入了普及阶段。2003年农民的人均收入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也是从03年起固定电话的安装渗透到北京远郊的怀柔、门头沟等广阔的农村市场。到06年底,全国已通电话(包括固定和移动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到了98.9%。

  

  市场经济下,固化业务电信、铁通、网通三家相争,今日你家免费赠机,明日我家服务上门。装电话不再是你找公司,而是公司找你,用户有什么问题,公司随叫随到,消费者真正感受到的除了价格的实惠还有服务的实惠。2006年北京网通接连推出17909IP电话优惠,国内长途假日期间话费每分钟0.30元收取。年底优惠时段由原来的0.3元/分钟优惠至0.1元/分钟。07年至今,每月还赠送25次市内通话免费。电话业务也逐渐开通了来电显示、加装ADSL宽带,之后又推出17909、96446等IP电话业务,每月还人性化的提醒缴费。

  数字磁卡电话 时尚造型电话 无绳电话

  

  形形色色的个性化电话机

  

  话机也由从前单一的方块外形,单调的颜色变得越来越人性化、个性化。还出现了各种卡通造型,甚至开始时髦旧时拨盘电话以及复古的中世纪电话造型。许多家庭还用上了无绳电话机,相当于能在家里使用的手机。

  与此同时,移动电话、网络电话以及IP电话的兴起,给固定电话带来巨大的冲击。曾经辉煌一时,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街头磁卡电话、大街小巷热火的公用电话摊的排队场景已不复存在。据信产部2008年3月3日发布的今年最新统计,移动电话和固话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固定电话用户连续半年持续减少,而手机用户数持续增长。1月份,固定电话用户减少149.6万户(其中无线市话用户减少128.5万户)。

  九十年代:手机从身份的象征到随身用品

  回顾我国移动电话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令世人瞩目,中国的移动电话发展史是超常规、成倍数、跳跃式的发展史。

  

  

  1987年的大哥大 Motorola 公司出的大哥大

  像砖头一样大小的大哥大(学名:800兆移动电话)在80年代末绝对是身份的象征,拥有者差不多全是各界显要人士:包工头、大老板或者是当年第一批下海淘金的中国股民。那时候拿这么个物件,在马路边上大声喊话,绝对是城市里一道“量力”的风景线。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哥大变小了,并且多转为翻盖型。传呼机却从数字升级到了汉显。“两机”的普及率逐渐地提高了。不过,使用者往往不同时开动两机,而是先接受传呼机的信息,然后根据内容,再打开大哥大回电话。

  北京市民是在九十年代中开始使用BP机的。从事保险工作的王女士一直珍藏着1993年买的呼机:“那时,一部呼机加上入网费等要花费2000多元。而且买呼机还要托人,买一部呼机就像要添置一台洗衣机一样,是一个家庭中的大事。当时发个密码本,发送的信息要靠密码本上检查,看看是啥意思。”“有事您呼我!”曾经是最时尚的告别语。

  

  在视界中消失的寻呼机

  90年代末是寻呼机鼎盛时期,年轻人几乎每人腰间挂一个。当时的大学毕业生投递简历所留的联系方式全都是BP机号。这时的寻呼系统已经由数字升级为汉显,很接近现在的手机短信,只不过中间要通过寻呼台的转达。 紧接着,两机合一的替代产品——手机问世了。 90年代末,手机真正拿在普通人群手中。一家外企公司的白领纪小姐回忆99年恋爱时的情景:“我现在的先生当时作为生日礼物为我买了第一部手机。是爱立信出的翻盖手机,当时在校园里拿着手机打电话是相当惹人注目的,别提多臭美了!”

  1995年中国联通GSM 130数字移动电话网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建成开放。1996年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2000年中国移动正式成立。2002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实现短信互通互发;中国移动通信GPRS业务、彩信(MMS)业务正式投入商用。

  近几年,通讯市场真正成了丰富的大市场,服务态度也有了较大的改善。手机资费也越来越低。200在移动、联通两大营运商的激烈竞争下,最终是众多消费者得到了实惠。手机的单向收费更是众望所归,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实现。

  手机的功能也在不断的进化:由最初只能打电话、收发短信、储存电话号码的黑白屏手机到后来的彩屏手机;从单调铃声到32和弦到现在的彩铃;并由此造就了一批彩铃歌手的走红,例如:手机小强那段经典的《主人来电话了》铃声。再后来的手机又开发出了录音、拍照、摄像、打游戏、上网、炒股、看电视节目,当手机秘书……,几乎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外形也由最初笨拙的机身单调的色彩及造型演变为现在大彩屏型、小巧型、手写型、游戏机型、超薄型等。

  

  

  早期的几款手机 最新的概念手机

  2007中国首届城市移动信息化创新论坛上公布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量为4.49亿,其中北京城市人均手机1.2至1.6部。为了方便,许多家长给小学生都配带着手机。大学刚毕业的小朱说:“别说假如没有空气,现在要是没有手机,这日子都简直不知道怎么过了!”2008年1月份,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达5.56亿户,全国手机普及率达到41.6%。而早在2003年,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规模和用户总量就已居世界第一。 2003年,与手机相抗衡的另一种待机时间长,电磁辐射少,通话成本低,携带更加便捷的移动电话——小灵通在北京问世了。现在开通一部小灵通需要手续费:15元、月租费:25元、通话费:首次3分钟0.22元,以后每分钟0.11元。它的出现,使老百姓的选择更多,也从手机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中分了一杯羹。而固定电话仿佛完成了历史使命开始呈减少的趋势。许多家庭开始“一家三口小灵通,固定电话变流动。话费省了一多半,从早到晚声不停”。

  手机使得地球变小了,也逐渐成了左右人们正常生活的怪物。当过年过节铺天盖地的祝福短信袭来时,当每日受到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的影响时,有的人开始思考没有它们的好处了。而此时与电话同行的另一种通讯模式正在被更多的人运用。

  新世纪:网络电话异军突起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此为中国人使用因特网之始。而到了2006年,我国上网人数已达到1.4亿人,网民普及率达到10.5%;域名总量达到411万个,国家域名CN注册量达到180万个,在全球国家顶级域名的排名已上升到第四位。人们在互联网上使用MSN、QQ等聊天已经司空见惯,网络电话的出现更是受到出国留学生们的青睐,能使远离家乡的他们节约下来一大笔话费,并把自己在异地他乡的视频清晰的传给远方的亲人。网络通讯的普及在更广意义上拉近了距离,E-mail、MSN、QQ、博客留言等不仅能互通基本的讯息,还能互传文件、音视频。

  

  

  QQ聊天界面 MSN 聊天界面

  通讯领域的多条腿走路让人们相互之间接触更为亲密。“想要不被人找到太难了!”一名广院学生说,“现在通讯方式太多了,电话找不到,可以打手机,发短信,或者发邮件,还可上QQ或MSN看他在不在线。”

  如今的手机与网络通讯等紧密的结合起来,二者的充分利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通讯时代。QQ等聊天工具各种专业化E-mail、都纷纷开通了手机版,这样网络和手机就实现了互通。

  人们“有事没事打个电话”、发个短信。城区、郊区、远郊区,区区相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入机。网民不出门,就知天下事,手机、电话、互联网,你想了解什么,应知尽知,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人们的联系变得如此的丰富多彩。通讯的变迁,令我们感受到中国巨大的变化和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飞腾年代。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温家宝赴灾区细节披露:亲自打电话安排行程
·中俄国防部正式建立直通电话 两国国防部长首通话
·山东菏泽公布74位负责人电话 规定晚11时前不准关机
·胡锦涛主席同普京总统通电话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