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 |
![]()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
![]() |
利用网站漏洞 南京“许霆”骗游戏商百万元
2008年03月19日 14:49:2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的广州“许霆案”到底如何裁决,至今尚未有定论。而在南京,也出现了类似案件:一青年在网上购买游戏点卡时,意外发现网上操作程序有误,于是利用这一漏洞,召集朋友疯狂点击牟利,给商家造成高达100多万元的损失。 此案发生后,如何定性?也引起了争议。 男青年上网买点卡发现“商机” 这名青年名叫赵俊(化名),今年22岁。他酷爱网络游戏,去年1月迷上了一款名为“劲舞团”的网游。这款网游也需要玩家先用现金购买游戏点卡,配备“装备”后,才能在游戏中一路“过关斩将”。 赵俊通过QQ号登录“腾迅财付通”游戏点卡销售网站,准备购买游戏点卡。该网站是广州一家数码公司与腾迅网合作开设的。玩家只需在该网站输入银行卡号及密码,就可购买游戏点卡。 而正是这个网站,让赵俊意外发现了“商机”。 赵俊落网后交代,正常情况下,如要买一张游戏点卡,点击“付款确认”,只能一次性操作,就是“买一件东西,付一次钱”。 但赵俊一次上了这个网后却发现,他连续点击了10张网卡,只付了1张的钱,竟然“操作成功”。 买10张点卡只用付1张的钱,赵俊“窃喜不已”。此后,赵俊多次悄悄通过这样的方式,“买”了不少点卡。 召集20多青少年利用漏洞牟利 点卡“买”多了,赵俊发觉,这点卡除了自用,还能“生钱”。 “上网买点卡一般打八七折,如果以低于八七折的价格卖给其他玩家,就能净赚。”赵俊将这个想法告诉给他的一个网友。这名网友得知还有这等“好事”后,连连点头赞同。 但赵俊也有担心。因为他知道这样获得游戏点卡,肯定属“不义之财”。他问网友:“万一将来被查出来怎么办?”这名网友却说,“是商家自己的漏洞,再说又没多少钱,大不了到时把钱退出来。” 此后,赵俊和这名网友便“放心地”用这个漏洞赚钱。为增加点击量,赵俊和这名网友还组织了20名青少年共同参与进来。 据下关检方查明,从去年1月1日至3月底3个月内,赵俊及相关人员利用网站漏洞,非法占有游戏点卡1.7万余张,涉案金额超过100万元。 事后,赵俊等人把大多数点卡,以五折的价格卖给了其他游戏玩家。剩下少量的,用于自己购买游戏装备。 去年4月,广州游戏商发现,不少游戏点卡没付钱,却已被偷偷使用了。根据计算机IP地址查询显示,游戏点卡丢失地点在南京下关区、栖霞区、鼓楼区。 报案后,警方随即将赵俊等22名犯罪嫌疑人相继抓获,这些人多数为在校学生及无业人员,年龄最大27岁,最小的才10多岁。 盗窃?诈骗?如何定罪引发争议 下关区检察院检察长陆晓敏昨告诉记者,赵俊等人到案后,警方很快以涉嫌盗窃罪,向检方报请批捕。但这一定性却在检方引起争议。 《刑法》规定:“盗窃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有检察官据此认为,赵俊等人以秘密手段,利用网络错误获取游戏点卡并变现,该定盗窃罪。 但更多的检察官则认为,计算机程序出现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编程员设计的程序存在漏洞。赵俊等人针对程序漏洞牟利,更符合刑法中关于诈骗罪的规定,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针对有人提出的赵俊等人的行为应属民法中的“不当得利”,检察官认为并不符合。这是因为“不当得利”的明显特征是行为人主观恶意不大,但赵俊利用电脑漏洞赚钱,有明显恶意。 记者昨天获悉,下关检方已决定,将以诈骗罪起诉赵俊等犯罪嫌疑人。 (帅 勇 张东青 戚晓宁 孟军)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陈雪晔
|
![]()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