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房价上涨和美元人民币助推CPI上蹿

   在3月18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表示,目前经济最大的问题是物价上涨。

   一个物价问题,我们怪了一圈:从猪瘟到国际油价和国际粮价,当然还有铁矿石涨价,再到后来的大雪灾,弄到最后,成了“最大的问题”。到今天,谁都能感觉到手中的钞票“毛”了起来,物价到底怎么了?

   如果说CPI开始火箭般上蹿的话,那么这个火箭的两个主要推动器就是房价上涨和“美元人民币”。

   从PPP到CPI

   小时候看戏《十五贯》,就很想知道,“十五贯”到底能折合人民币多少钱。原以为这是个小问题,后来才知道,其中大有学问。

   事实上,真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至少需要引进两个专门术语: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购买力平价)和 CPI(Consumer Price Index消费者物价指数)。“PPP”的指导思想是,在对不同国家的经济数据做比较时,不是通过“汇率”来换算这些数据,而是把它们都换算成实物和服务,然后再进行比较。这可以避免由于汇率失真而导致的误判,可以更为真切地描述各国人的真实生活水平。比如,依照世界银行的计算,在2003年的时候,1.8元人民币的PPP相当于1美元的PPP,虽然当时的汇率超过了一比八,这样计算下来的中国GDP要远高于依照汇率计算出来的结果。

   PPP主要用于不同国家或经济体做比较,历史上的“十五贯”虽然也是咱中国的事情,但是要给现代人一个真切的描述,免不了还得借用PPP的方法。比如,看看是否有文献记载,当时的一贯能买多少大米、鸡蛋、服务之类的(当然,可能还要考虑一下,历史上的鸡蛋都是现代人所谓“土鸡蛋”,历史上的大米没有上化肥农药什么的,差不多像现代人所谓的“有机米”)。

   PPP主要用来比较不同国家的经济数据,CPI则主要用来比较同一个国家不同时间的物价水平。当然,还有一个小区别,那就是进入篮子的物品不同,进入CPI篮子的只是消费品和服务,而PPP还包括投资。

   跟PPP有点类似的是,CPI的本意也是想纠正名义货币数字的不准确,它把不同时间的货币换算成实物和服务,然后比较,通过这个来描述物价水平。比如,近期公布的2008年2月CPI涨幅为8.7%,就是说,在2007年2月,人们花100元所能买到的商品和服务在2008年2月要花108.7元。

   虽然我们在这里用到“水平”这个词,但不同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并不是如水一般在一个平面上齐头并进,而总是有的在涨,有的在落,CPI想描述的是一个总的趋势。

   这样,选择什么商品和服务进入“篮子”,同时确定它们分别占多大的权重,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CPI的结果。这一点跟股票指数的情况完全一样:同样的股市,不同的指数会有不同的描述,甚至会出现有的指数涨、有的指数落的情况。

   在20年前,一辆普通桑塔纳的价格大约是17万元,在当时,这17万可以在一线城市买套房,在农村则可以盖栋楼,所以当时有“屁股底下一栋楼”的说法,是说某些领导的坐骑价值不菲。现在,桑塔纳的价格变成了7万元,而一线城市的一套房变成了100万元。可见,把什么选进CPI篮子,让它们在CPI中占多大的比重,很有说头。

   顺便说一句,从长期来看,由于技术进步,管理水平提高、资本投入加大等因素,工业品的价格趋于相对下降;而伴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工资总会提高,相应地,服务的价格会提高。

   饱受争议的CPI住房权重

   理想中的CPI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典型的中国人,他所消费的所有商品和服务都进入CPI指数篮子,而且依照这些商品和服务的量来计算其分别的权重。并随着他消费习惯的改变而及时调整指数篮子的取样以及其权重。

   最近几年,官方公布的CPI统计结果跟人们的感受有些不同,由此引发一些争议,争议的焦点在CPI权重设定上,特别是住房的权重设置。

   跟国外完全透明地公布CPI统计不同,咱们并不公布最新的CPI权重,因为据说CPI的权重数据很“敏感”。

   依照2005年公布的数据,我们知道食品占到CPI权重的34%,住房则占到13%。(这里暗含的设计是,假设一个典型的中国人,如果他每月用于消费支出的钱为1000元,则他在食品上将花费340元,在住房上花130元)。美国的情况则是,住房占42%,食品占15%。

   前两年出现了全国性的房价大涨,很多地方在一两年时间内房价翻番,甚至更多。而其时的CPI数据却稳坐钓鱼台,并因此而迎来“高增长、低通胀”的赞誉。

   难道CPI不反映房价的上涨吗?

   统计部门给出的解释是,CPI中的住房是指的房租,而非房价。正如前文所说,CPI统计的是消费,而非投资,买房是投资行为,租房才是消费行为。

   咱中国人的习惯,能买房的当然要买。住自己买下的房子给统计带来了一点点小麻烦:需要把同一个人同时假想为房东和租客两个身份,然后按市场公允价,由自己租赁自己的房子。这样,就有两笔账,作为房东的要有收入,这笔账计入投资收益;作为房客的人要付房租,这个计入消费,并依其权重进入CPI。

   这样,对房价权重的争论就变成了另外一个问题,对房租的估算是否合理。

   理论上讲,房租和房价应呈正比关系。假设资金成本为5%,则房租也应该是房价的5%。比如你有100万元,假设存银行年利息收益为5万元的话;那么,当你用这100万去买了一套住房,你把它租出去的一个合理年租金也应该是5万元。

   当然,这只是个理论值,实际情况要远为复杂。

   房价的变动要远较房租激烈,当房价持续上涨成为普遍的预期时,在资金成本5%的条件下,人们也愿意以超过年租金的20倍的价格来买房。在短期内,会表现为房价与租金的背离。不过,在正常情况下,如果房价稳定在高位上,房租也会随后相应地慢慢上涨,并最终重新达成平衡(当然,反过来也可以说,如果房价的上涨并无房租的相应上涨做支撑,则它就难以长期稳定在高位)。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