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南极内陆冰盖边缘进行现场实验的低空飞行机器人。
这是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员、来自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韩建达(右)、赵忆文(左)在进行冰雪面移动机器人的现场实验准备工作。
低空飞行机器人在自动飞行过程中从400米高空拍摄的中山站鸟瞰照片。
在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期间,我国科考队员成功开展了科考机器人的现场实验,这项研究在我国20多年的南极考察活动中尚属首次。训练机器人作为人类的“替身”进行辅助科学探测活动,是许多国家目前竞相研究的一个课题。
这台低空飞行机器人翼展3.2米,机长2.2米,自重20公斤,能搭载5公斤的科研仪器,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90公里至110公里,自动驾驶时最低高度为150米。 在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期间,我国科考队员成功开展了科考机器人的现场实验,这项研究在我国20多年的南极考察活动中尚属首次。训练机器人作为人类的“替身”进行辅助科学探测活动,是许多国家目前竞相研究的一个课题。
冰雪面移动机器人可自主跨越冰裂缝、翻越雪坡和雪丘,自重300公斤,最大作业半径为25公里,可搭载40公斤的重量,拖曳100公斤的重量。 在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期间,我国科考队员成功开展了科考机器人的现场实验,这项研究在我国20多年的南极考察活动中尚属首次。训练机器人作为人类的“替身”进行辅助科学探测活动,是许多国家目前竞相研究的一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