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上海车牌拍卖将"淡出"透露何种信号
2008年03月21日 08:33:1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19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传出的信息,让上海市民许先生双眼一亮。 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副局长五一在会上说,上海现行的车牌拍卖制度是一项“过渡性政策”,今后将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完善逐渐淡出。就在当天下午,打算买车的许先生刚刚办妥手续,准备参加10天后的3月份车牌拍卖。“这个消息一出,我肯定会调低预期的投标价。”许先生说。 上海车牌拍卖“淡出”,用何接轨?如何转身?城市“治堵”思路之变,不仅是上海面临的一个课题,而且对于国内其他城市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全国特例”在质疑声中坚持 上海是国内唯一实行私车牌照限额拍卖的城市。这一借鉴新加坡模式的做法,在质疑声中已经坚持了14年。 尽管上海有关方面对实施车牌拍卖表达了“通过限制拥有私车而缓解交通拥堵”的良好意图,但不同的声音从一开始就伴随而来。 综合对车牌拍卖所持的不同意见,主要有三:一是车牌的价格越拍越高,去年更攀上四五万元高位;二是车牌拍卖与国家现行法规、产业政策相悖,限制了民众拥有机动车的权利;三是未能控制私车总量增加,交通负荷仍有增无减,本质上解决不了拥堵问题。 进退两难,呼唤思路之变 19日,上海车牌拍卖主办方公布3月份额度为9300个,随即有预测称,此次平均中标价估计在2万元至3万元,与今年1月份23370元的均价相当。 23370元,是上海车牌拍卖历程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数字。1月12日,2008年上海首次车牌拍卖均价比上月骤跌60%。在人们为拍价大跌叫好的同时,此前已拍得车牌的车主却怨声连连,由于当时拍价比现在贵了许多,他们认为自己成了政策调整的牺牲者。 车主“爱恨交加”,政府管理部门的调控也是“涨跌两难”:如听任车牌越来越贵,那么购车成本会越来越大,促使一些车主转而前往周边省市上牌,机动车和道路交通主管部门的管理难度由此增加。 一些市民议论说,车牌是一种公共资源,是方便政府管理的凭证,怎能转变成增加公民负担甚至用于牟利的商品、投资品呢?“既然车牌拍卖引来了两难和这么多疑问,那为什么不能换个思路去求变呢?”上海市民许顺利说。 道路管理少些“自助餐” 城市是一个道路资源有限的空间。如果把道路资源比作总量有限的“食品”,那么,要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其方式就不可能像“免费午餐”那样没有限制。问题是,应当用什么方式去“限制”? 同济大学一位交通专家比喻说,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助餐”,只要付了和别人一样的价钱,就能敞开肚子吃,盘里剩下多少不必管;二是“点菜式”,估摸着胃口和口袋去点菜,浪费就少些。他认为,对有限的城市道路资源,如果设定了“自助餐”方式,人们就容易抱着“该付的钱都付了,不吃白不吃”的心态,结果就会很浪费。同样,花钱拍得车牌的人,在不必要用车时,也可能受“不开白不开”念头驱使去占用道路资源。 “对城市道路资源,应当实行‘需求管理’,也就是多一些‘点菜式’,少些‘自助餐’。”上海汇盈咨询公司分析人士高深认为,世界上像上海这样地域不大但汽车保有量较大的城市也不少,如伦敦、纽约等,这些城市是用“道路拥挤收费”的方法来限制车辆使用的,“这种方法就是一种‘点菜式’,你的车在拥堵地区进出了几回,占了多少时间,就该付多少费。这样就不能‘不开白不开’了。” 上海在2007年7月发布的《上海市城市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到,将“通过实施全面的交通需求管理,综合利用价格、信息技术等各种手段,控制个体机动出行的快速增长和弹性出行需求,并引导需求的合理分布,以适应车辆的管理政策从‘限制拥有’向‘限制使用’的转变”。这一基于“需求管理”的转变,也许包含着从“车牌拍卖”到“道路拥挤收费”的转身。而摆在管理者面前一个同样重要的任务,显然应当包括切实降低公交出行成本,增强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作者:
编辑:
谢旭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