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环境对天气预报影响较大 专家:高楼多也是罪魁之一
2008年03月21日 09:47:2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天气预报的温度明明挺低,可实际温度却挺高……生活中,类似的气象预报不准的情况经常引起市民的抱怨,而矛头也往往直指气象部门。昨天,上海市气象局的气象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要做好天气预报,除了与人、仪器有关外,气象观测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观测环境被破坏如同得了白内障 不少市民都认为,要对天气情况做出准确预报,除了预报员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外,还要有现代化的科技仪器和手段,比如雷达、监测气象站等。而除了这些,气象观测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不过大多数人对这一点并不太了解。 “气象观测站的建立是有一定标准的,比如观测场50米以内不允许有建筑物,500米以内建筑物高度与距离的比例应该在1:10。”上海气象局气象专家表示,气象观测站应该设在能较好反映本地较大范围的气象要素特点的地方,四周必须空旷平坦。在这 种标准下观测到的各种气象基本数据才会有代表性,基于此数据得出的预报也才能准确。而一旦观测环境被破坏,会造成观测要素如温度、雨量、风力、风向、气压等气象基本数据出现误差,影响气象探测资料的准确性、代表性和比较性,进而影响气象部门对天气气候形势的分析和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及精细化。“就如同人得了白内障,看到的东西都是不准确的,怎么能有正确的判断?” 沪上气象观测站迁站次数最多 气象专家介绍说,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建筑已对气象观测环境造成了影响,也成为全国甚至全球都面临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上海的气象观测站大多都是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的,当时各观测站的观测环境都很好。而随着各郊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个观测站的观测环境也有了变化。气象专家表示,虽然目前上海的11个观测站的观测环境都是达标的,但比较好的只有洋山港和南汇两个。 据介绍,在对全国各地气象站进行的一次观测环境评估中,上海的高空探测环境很好,排名全国第一,但平均迁站次数最多的也是上海。“对于一个观测站来说,当然迁站的次数越少越好,这样能够保持观测资料数据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国家已颁相关法律保护气象观测环境 鉴于气象探测环境遭到破坏,大部分是由于建筑物超过了限制的高度或建筑物距气象观测场地较近、对气象探测场地造成遮挡的情况,2004年颁布的《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对气象台站周围的建筑物、树木高低、距离等观测环境做出严格的规定。 ●世博园区将建大气探测网 500米一个“观天探头”探测园区大气 草地温度花粉浓度游客可以实时获得 2010年,当你漫步美丽的世博园区时,可以随时从园区大屏幕上“触摸”身边的空气———温度、湿度、臭氧、紫外线、花粉甚至负氧离子的浓度。不仅如此,根据气象实时变化设计的个性化游园线路安排,也将让你轻松躲过烈日风雨,在舒适中领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即将来临,记者昨日了解到,目前,上海市气象局正在积极设计和筹划世博园区大气探测网。 根据初步设想,总面积3.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将安装37套大气综合探测仪器,这意味着几乎500米就有一个“观天探头”。凭借世博园区探测网与全市气象探测网络的结合,届时,来自全世界的客人不仅可以通过园区大显示屏和网站等随时随地了解天气预报与天气实况、空气质量实况,第一时间收到台风、暴雨、高温、大风等灾害性预警信号和防御指引,还可以获得许多人性化气象服务,例如紫外线、人体舒适度、花粉浓度、常见病气象等级预报、热浪与健康预警、风寒与健康预警、传染病流行趋势预警等。气温的播报可能不再是统一的百叶箱温度,柏油路或者草地温度也将更贴近人们的实际感受。 据介绍,与这个“超现代派”世博大气探测网相对应,气象部门还将在世博园区内建设一个“世博气象台”。这个气象台是WMO世界气象组织的“多灾种早期预警”示范项目,它将凭借最前瞻的理念设计有望成为未来世界气象台的“模板”。两者将共同构成世博会气象展品,向来自全世界的客人展示未来世界气象探测预报服务的最新理念。(本报记者刘春霞通讯员王瑾)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谢旭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