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文秘专业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正如火如荼地商讨如何“打劫银行”,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原来,这是任课老师在对之前布置的作业进行点评。
此份作案计划书,从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具体的作案方式上,都予以明确的要求,学生们在答题中想象丰富,甚至连AK47催泪弹,飞鹰手枪,AK47冲锋枪等威力十足,优良的器械的都用上了,从一些学生的方案看,真可谓是计划安排周到,准备工作充分,行动流程慎密,整个计划无懈可击。尤其是该指导老师的点评,切中利害,经验丰富,尤如身手不凡的高手。如果不是在课堂上商讨,旁人不打110才怪。
高校老师锻炼文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人力资源配置能力,进行一些创意,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本也无可非议,但是以“打劫银行”为名题,这种创意太损,太歪。
大学生虽说大多是成年人,但是他们毕竟是学生,社会阅历,处世为人尚待于进一步提高成熟,给他们灌输暴力,抢劫的知识,让他们亲自编写打劫银行的计划,这种猎奇,与锻炼学生的正常思维毫不相关,它给学生的脑海中留下的是深深的凶残刺激。人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人生道路也是千变万化,谁也不敢保证编写此次“抢劫银行”的人员中,百分之百从此都是循规蹈矩,假如有一天,个别人的品质发生了变化,在利益的驱动下,铤而走险,会不会将课堂教学“作业”付诸于行动?假如这样,岂不是误人子弟吗?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育才先育人,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教育应是大学的主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在方式方法上是有讲究的,当然简单的说教,呆板的传授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刻意仿造国外的一些做法,标新立异去追求配置能力,这种暴力恐怖的教学方式,说严重一点是一种教唆。
当然,话又要说回来,此老师并没有教唆的故意,但是他的言行与我国的有关法律不符,更与大学的教学宗旨相悖。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采取积极有意义的方式进行引导,以危害社会的“作业”来刺激学生的思维,要求学生策划“打劫银行”的名题,是个十分危险的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