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为美谈的大禹婚后“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治水这一典故,纪连海在上海电视台讲课时称这其实另有隐情,大禹其实是因为有“婚外情”——他在治水时与“巫山神女”瑶姬有了一腿(3月25日《华商报》)。
央视百家讲坛后,很多学者受到媒体与大众的追捧,总是容易飘飘然,忘却了自己的斤两。纪老师多少也受到这样那样的心理暗示,俨然把自己看成了包罗万象的文化大师。
这一回,纪老师一头撞上了禹文化这张网,兴之所至,信马由缰,一不小心就整出个“大禹婚外情”的劲爆新闻来。娱乐得很,也有看点得很,更为主办者和他自己赢得了超乎寻常的关注度。可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很没意思的事情,如果是作为学术研究的成果,则缺乏科学精神,显得太不严肃;如果仅仅要用这样的方式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则显得十分浅薄。
类似百家讲坛这样的节目,对文化建设的好处不言而喻。但不容忽视的是,越来越多的文化学者在此类文化活动中,过多地借用了炒作手段,或无中生有,或耸人听闻,或胡编滥造,或添油加醋,使得正常的文化普及工作中充斥着噱头与泡沫,既误导了大众,也降低了文化传播的公信度和严肃性。
尤为不该的是,此类文化泡沫的制造者们对这样的做法逐渐习以为常。纪老师在被禹文化研究专家质疑后,虽然也承认自己“研究得不够”,“只是一个历史知识的普及者”,却反过来以“历史上很多事情都说不清楚”为自己辩解。殊不知,即便如此,也不应该成为文化学者信口开河的理由。
传统文化的振兴与传播,决不是现代学者将古圣先贤配上一些花边新闻就可以的。这个道理,作为文化学者的纪老师们,应该比寻常百姓更加懂得才对。 (安徽 朱罗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