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35种违规报刊受行政处罚,记者站撤销、注销102个
●重申“四大准入”制度,实现报刊出版市场有进有退
●2008年解决“一号多刊”问题力争取得突破
●2008年要推动一批行业类、专业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
为安排部署2008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报刊管理工作,3月26日至27日,新闻出版总署在重庆召开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出席会议并讲话,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事忠,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方佳军等到会祝贺。
创新管理思路推进报刊改革
关于报刊管理面临的形势,李东东指出,当前,我国社会舆论具有广泛化、多层次的特点,媒体呈现分众化、对象化的趋势,舆论引导格局呈现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体的特点,这种新形势给报刊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为积极应对新形势、新挑战,一年来,各级报刊出版管理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创新管理思路,不断加强报刊管理,稳步推进报刊改革。
李东东介绍说,经过管理部门的分类指导,2007年3月机电商报社所属1报10刊被批准整体转企,当年8月挂牌成立了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中国计算机报社所属3报8刊正按总署批复的改革方案积极推进;知音传媒集团3报8刊整体上市正在稳步推进中;解放日报报业集团顺利入主上海新华股份;由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控股的粤传媒在A股市场成功发行上市,成为首家从三板市场转主板的公司。
此外,各级管理部门积极组织报刊审读,使审读整体水平明显提高。据李东东介绍,2007年各地共对235种违规报刊给予了行政处罚,其中吊销出版许可证2种,停业整顿7种。各级管理部门2007年在加强记者站管理和日常监管方面也成效显著,有偿新闻、虚假新闻、违规广告得到了有效遏制。据李东东介绍,2007年各地共撤销、注销记者站102个,对严重违反广告刊载规定的报刊也给予了通报批评,停止其部分广告业务发布权,并要求其进行内部整顿。
2007年成绩显著但问题依然存在
面对取得的成绩,李东东在讲话中坦言,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的报刊出版业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少数报刊政治意识淡漠,不时出现导向性错误和虚假报道。有的报刊大肆炒作和渲染明星绯闻、奇闻怪事、凶杀暴力、黄色话题等低俗内容,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有的报刊草率使用社会自由撰稿人撰写的内容失实甚至虚构的稿件,或不经核实采用互联网下载的信息,或采编人员仅凭道听途说撰写稿件,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
比如,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日益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阅读行为和消费行为,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不少报刊出版单位虽然建设了自己的网站,但点击率低、维护成本高、几乎没有盈利,传统报刊真正实现数字战略转型任重而道远。
关于期刊出版业,李东东直言,目前我国以品牌期刊为龙头的出版集团不足10个,期刊业仍然存在着格局分散、实力弱小、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期刊改革发展步伐迟缓,产业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关于出版形式,李东东认为,目前这方面的违规现象较多,有些报刊违规出版专刊、专版,有些期刊的刊名等标识严重不规范,期刊“一号多刊”问题比较严重,有些报刊以承包、承办等方式违规操作,导致部分报刊出版权失控,形成舆论安全上的隐患。
对于依然存在的记者站违规问题,李东东指出,部分报刊社对记者站资金保障不力,仍在下达经营和发行任务;有的记者站聘用人员素质低下,变动频繁;记者站工作人员“新闻敲诈”问题仍有发生;部分地区假记者依然猖獗;仍有非法记者站以公司等名义为掩护进行经营活动。
此外,李东东指出,目前报刊虚假违法广告依然屡禁不止。一些报刊重经济利益,轻社会效益,为获取广告收入而继续刊登色情声讯广告、虚假违法的医疗和药品广告,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极大地损害了媒体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