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的普爱医院于2006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实行药品直供,通过竞标由大型药品批发企业直接从生产厂家进货,医生不再拿药品回扣。当地政府财政投入100万元用来补贴医生收入,此举为患者减少了药费支出达七千多万。但也有论者指出,医生不拿回扣应该由医德来约束,政府不应该高薪养廉医,为医生承担药品回扣“损失”。(3月28日《法制周报》)
医生该不该拿回扣?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个根本无需讨论的问题。按一般的看法,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医生怎么能为了一己之私而置患者的利益于不顾?医生拿回扣、收红包绝对是医德败坏的体现。应该说,这类说法不能算错,但如果以为只靠发扬医德就可以杜绝回扣现象,那显然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因为,通常情况下,决定人们行为的是利益而不是道德,医生拿回扣之所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说到底是利益使然,说明医疗领域的激励机制和制度安排出了问题。
面对医生拿回扣问题,理性思考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回答医生该不该拿回扣之前,首先应该考虑医生为什么要拿回扣。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医护人员的技术和知识服务价格并不高。我国的医疗技术服务是受到价格管制的,医院的诊疗费用被价格主管部门压得很低,以至于专家发出我国医院医护人员技术收费标准为全世界最低之叹。这一点相信凡是有过看病住院经历的人多少都有所体验,挂号费、手术费等费用并不高,大头是医药费和材料费。当医生护士们的专业知识无法获得合理回报的时候,其价值就只能用药品回扣、红包等灰色收入的形式来实现了。政府投入少,价格管制多,药品价格体系有漏洞。回扣、红包之所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主要根源在此。
再有,回扣也不是全部落入医生的腰包。有研究表明,在那些获利最高的所谓新药的销售中,医生所拿的回扣只占很少一部分,利润的大部分被各类主管部门、制药企业、医院管理人员等群体获得。他们才是当下“以药养医”体制的最大的收益者—— —假如改变这个体制,这些部门和人员将是利益受损者。当然,所有这些不合理的费用最终都会落到患者头上,而“黑锅”却全被医生背了。
所以说,要让药费降下来,杜绝医生拿回扣,关键在于用合理的制度安排理顺当前的医药体制。对于尚未完全出炉的医改方案来说,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将“以药养医”改为“以医养医”,用医药分家来降低药品价格,通过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来增加医生收入,应该是下一步制度设计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普爱医院药品直供,政府补贴医生收入的做法值得肯定。 (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