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市场上的食用油价格开始出现明显上涨。新一轮的食用油价格高涨,引起了大豆生产者、加工企业、市场人士和政府官员对我国大豆产业的深度反思。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尽管业界普遍认为食用油涨价主要是由国际市场主导,但因同期房价与肉价、菜价等资产和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使食用油涨价成为一种令人关注的经济现象。
银河期货有限公司分析师王晓光说,如何有效控制和化解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给国内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首先要认识到,大豆、豆油价格上涨在国内消费市场所产生的连锁反应,不是单一、孤立的食品涨价,而与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密切相关。解决大豆、豆油价格上涨,不仅要通盘考虑粮食品种结构与安全问题,还要从宏观经济入手,解决投资增长过快、资金流动性过剩和消费乏力等根本性问题。这些矛盾都是大豆与食油涨价折射出来的经济与调控难题。
文华财经咨询公司市场分析师、大豆问题专家杨东辉认为,即使从大豆、豆油涨价的国际背景看,国家在其价格的调控方面可有所作为。我们接受和包容国际市场变化,但要掌握国内市场的主动权。应对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有所预见和准备。就粮食安全的外来威胁来说,今年国际大豆、豆油涨价给中国市场带来的空前不利虽然是第一次,但自中国开放大豆市场以来,国际市场分沾中国大豆产业利益的行动从未停止,国内豆农和大豆加工企业因为深受冲击而不断发出求助呼吁,但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和找到解决办法。因此,我们在进口大豆的同时,多交了"学费",几乎失去了民族大豆加工业。这就是大豆、豆油涨价折射出的对国际市场认知不够、应对与调控缺少有效性的表现。
种种迹象表明,由于经济增速太高和居民消费能力不足,全面控制物价上涨已成为难题。因此专家建议,不应仅就涨价来研究和解决涨价问题,控制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应当从全球市场变化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来通盘考虑。
黑龙江省一些政府干部和农民认为,国家需要对黑龙江大豆原产地及其大豆产业给予有效保护。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大豆全部依赖进口,再加上外资垄断了中国大豆加工业,不但进口价格风险很大,更重要的是食品供应与粮食安全会受到影响。因此,稳定国内大豆生产,保护豆农的利益,坚持不完全依赖进口的战略,是必须恪守的原则。过去几年大豆产业出现的问题和教训与目前大豆及其豆油价格的高涨,更加坚信了这一判断。
黑河大豆协会会长李明刚、中国大豆网总经理刘兆福等人认为,国家对黑龙江大豆产区在内的大豆种植业,应当进一步完善促进生产的政策措施。包括,可以给种大豆的农民提供一定补贴,鼓励大豆种植。建立大豆最低收购价保护制度,降低农民种豆风险。建立大豆储备制度,财政提供大豆储备基金,通过国家储备增强调控市场的能力。要重视提高国内非转基因大豆的品牌声誉与商业价值,认真执行转基因大豆的流通政策与标识规范。要鼓励农民成立大豆种植、经营等协会组织,维护自身市场权益。支持期货公司等中介组织与农民合作,帮助农民利用期货市场与期货价格信息种植和销售大豆。同时,应在黑龙江扶持几个民族大豆加工厂,这不仅可以降低大豆运输、加工成本,让当地农民和企业受益,而且有利于稳定食用油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