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长三角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南京天文学家朱镇熹回忆征服“南极冰穹A”之旅

   南极冰穹A,这是被称作内陆的最高点,这里也被称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今年1月12日,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内陆冰盖考察队成功登顶,这是继2005年1月18日,我国实现人类首次登顶后,中国的天文学家完成的首次征服,他们此次肩负着在冰穹A安装、调试天文设备,建立天文自动观测站的任务。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朱镇熹副研究员作为首批科考队员之一,刚刚回国就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来回2600多公里,茫茫前路,有深不可测的冰裂隙,有令人望而生畏的暴风雪,有危机四伏的白化天气,更有许多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经历了50多个没有黑夜的日子后,人们发现这位年仅40岁的科学家突然白了一半头发。

   [揭秘]

   要有外星人的话,这里第一个看见!

   既然是“人类不可接近之极”,为什么还要在此建自动气象观测站?这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吗?朱镇熹说:冰穹A的地理位置太特殊了!以至于它极可能是史上最“牛”的天文观测站址。因为南极上空300米存在着湍动气流,用望远镜观测星像时,画面会抖得看不清。相比之下,距冰穹A1200公里的冰穹C上空只有30米的湍动层,大气干扰少,法意两国已在此建站。而我国科考人员最先登顶的冰穹A比冰穹C整整高出900米左右,它的湍动层可能仅有5米薄。此外,由于南极有“极夜”,黑夜特别长,而且由于接近地球自转轴,星空转动的角度也很小,因此在这里观测天象,天文重大发现的几率会增加许多,对寻找宇宙暗能量、回答宇宙起源、寻找地外生命等提供了更多可能。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推测。我国首次在冰穹A附近安装天文自动观测站,将在世界上首次测得冰穹A地区的天文选址参数,为在冰穹A建大型天文台提供科学依据。

   [气候]

   50多天没黑夜,两眼一睁一抹“白”

   你能想象出连续50多天没有黑夜的景象吗?恐怕很难!可科考队员这回就真赶上了,想知道他们的感受吗?答案就两个字:“恐怖!”

   由于南极正处在夏天,每天都是极昼,因此这里的气候条件已经不能简单地用“恶劣”来形容。朱镇熹介绍说,南极主要有两种特有的气候现象,一种是白化天,周围全是白茫茫的一片,天与地都没办法分得清,真正的是两眼一抹“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到冰盖的冰层后,又反射到低空的云层里,低空云层中无数个细小的雪晶就像千万个小镜子一样,将光线四散开来,这样来回不断地反射,就形成了白蒙蒙、雾漫漫的乳白色世界。

   在这样的天气里,雪地车也变“瞎”了,只能完全依靠GPS导航,而科考队员能做的就是尽量在好天气里出门。可有时候,老天爷也爱开个玩笑,出门时天好得很,可没走多远就突然变了天,开车时眼前仿佛面对着一张白纸,这种情况下谁还辨得清方向啊!恐怕连车是在前进还是后退都说不明白。只好全靠GPS自动“驾驶”了,朱镇熹戏称这叫“盲开”。

   第二种天气光听名字就很恐怖了,叫“地吹雪”!就是大风把雪吹成雪球一路翻滚。假如你不幸地遇到了强“地吹雪”天气,大风甚至能在车辆的周围吹出“雪坝”来。这可不是普通的坝,因为它有两米多高,十几米宽,最麻烦的是这条坝像条长龙似的一眼望不到头。遇上这种雪坝,你除了在上面“开口子”,别无他法。

   “冰盖”有多冷?皮肤碰钢铁被“灼伤”

   人在南极,当然逃不过一个“冷”字。南极的冰盖有多冷呢?你别想得太夸张!也就-20℃左右,和北方的冬天差不多。但不同的是,这里风很大,8级以上的大风在这里是小菜一碟。风大了,气候自然很干燥,朱镇熹说,他的下嘴唇就曾被冻“豁”了,变成了一张“倒兔唇”。冰盖上天气这么差,连企鹅都躲得远远的。队员就只能睡在集装箱里,里面用油汀取暖。假如实在要出门,有经验的老队员会告诉你:千万别超过半个小时。

   冰穹A是-40℃的超低温。朱镇熹说,他们最担心的其实是仪器会因为冷而“罢工”,果不其然,一连串的问题来了:发电机不能正常启动、排气管断裂、电脑死机、软件程序不能正常运行……好在队员们都一一克服了。

   但照相机因为温度太低,一块锂电池拍几十张照片就没电了,可队员们也有绝招,遇到这情况就把电池揣进怀里“焐一焐”,等焐热了再接着拍。

   出行前,科考队员都配备了统一的御寒服,最常见的是企鹅连体服和巨人连体服,御寒强度最高的是里面还有内胆的连体服,穿起来的感觉很像太空人。光有衣服不够,还要戴上厚帽子、围巾、防紫外光的防风镜和高质量的防寒皮手套。朱镇熹说,有时为了工作需要脱手套,皮肤碰上钢铁,那种感觉不是寒冷而是烫,有一种被灼伤的感觉,很痛。

   [生活]

   雪水的口感真爽,可惜把头发喝白了

   天气条件是差一点,饮食上可不能含糊!因此科考队员的伙食还挺丰富。除了蔬菜少点外,每天米饭保证供应,菜的品种也很多,还能吃上泡椒鱼、宫保鸡丁这样的川菜。觉得吃腻了,朱镇熹就喜欢干啃方便面,那滋味还真的挺不错。

   在南极,喝水绝不是问题,因为周围都是雪啊!而且还是特别纯净的雪。即使是由于海拔的原因,水烧不到100℃,可除了微量元素少点儿外,那口感不比超市卖的纯净水差。队员们专门带去了茶叶,休息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泡杯乌龙、龙井,那感觉:真爽!可从南极回来后,营地里不少人的头发都白了,大家一分析,可能与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少有关系。大家这才想起,光顾过茶瘾了,把科考队早就发下来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的药片给忘了。

   史上最贵电话和史上最牛钓鱼

   人在南极,假如想给国内打电话了怎么办?放心,有铱星电话呢!不过这种覆盖全球的卫星电话费用太高了,每分钟要十几元,传送一个大小为1兆的文件居然花了1000多元人民币。这可能也是史上最贵的电话了。朱镇熹很少打电话,一般是通过邮件和国内联系,休息时就听听MP3,在电脑里看看电影。

   别以为南极的生活很枯燥,其实只要你有兴趣,娱乐生活还是挺精彩的。起码在这里钓次鱼,你会兴奋到大喊。因为,在这里钓鱼简直就是一场“闹剧”,你不需要去买什么钓竿,只要找条冰缝,把用猪肉丝做的饵往里面一扔,群鱼会抢着来咬,有时候好几条鱼抢着来咬钩,反而弄得人手忙脚乱的。这些鱼大部分也叫不上名字,可鱼肉的味道那个鲜啊!你吃一口保准你忘不了。

   [险情]

   惊心动魄的一次“冰穹A大冒险”

   娱乐归娱乐,工作可不能耽误。科考队员们一旦开始工作还是很紧张的,可诡异的气候让他们工作起来险象环生。朱镇熹印象最深的一次“冰穹A大冒险”,绝对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那一天,5名队员在外做冰雷达测试时,雪地车突然发生故障,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因为我们前面说过了,外面的天气很糟,一旦出现了白化天,那么营救人员根本就无法找到他们,明明是5个大活人,可找起来却如同“大海捞针”。营地里紧急行动起来,可是环境太凶险了,千万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因此光商量如何组织救人和做各项准备工作就用了3小时。然后,6名工作人员驱车100公里寻找被困人员,而朱镇熹留守大本营,同时与双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最后救援人员足足开了10个小时,才找到了被困车辆,后备箱里,5名遇险人员抱成一团,相互取暖。

   3000米的“冰渊” 看着就是一身冷汗

   100万年前的冰形成的“冰裂隙”,光听这个词也足够让人出一身冷汗。所谓的“冰裂隙”,就是在冰川运动过程中,冰层受应力作用形成的裂隙。冰看上去很平滑,看上去也只有一道浅浅的缝隙,但是这不起眼的缝隙却能把雪橇板整个陷进去。如果裂缝大的话,整个车子都能掉进去。更可怕的是,新下的雪将冰川裂缝覆盖住,凭肉眼很难看出雪面下的状况,不小心踩到虚掩的冰裂缝中就危险了。“你可知道,下面可足有3000米深啊!”

   对科考队员们来说,幽深莫测的“冰裂隙”是工作中的一大“拦路虎”。可再难再险也得上啊!1月份,考察队开始穿越一片冰裂隙密集区,为了保证安全,车队采取的办法是让前面的车探路,发现裂隙后让后车绕行。最后,车辆一点一点全部挪出了危险区域。在回中山站的路上,一个队员正好过生日。大伙儿用雪为他做了一个生日蛋糕,上面浇上牛奶。这回,这群大老爷儿们都喝“高”了,一群人抱头痛哭。那时候,眼泪真的是一种很好的宣泄啊!(张 虹 于丹丹)

   [链接]

   什么是南极冰穹A?

   2005年初,我国南极科考队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2005年1月18日下午3时许,张胜凯将一根标志杆深深地插进一片地里, 他也因此成为第一个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人。

   南极望远镜“南京造”

   首批进入南极内陆的天文观测望远镜,是一种小望远镜,入瞳直径14.5厘米,有效口径10厘米左右,主要用于大气消光和天光亮度的测量,以及变星和系外行星的搜索,还有亮的超新星的观测,是由南京天光所研制的。这种望远镜别看它口径小,其性能一点都不差,几乎可以和同类型任何其他望远镜相媲美。

   [科考历程]

   ■2007年12月22日

   “雪龙号”到达南极中山站

   ■2008年1月12日

   科考队到达海拔4093米的冰穹A

   ■2008年1月21日

   从冰穹A离开

   ■2008年2月9日

   回到中山站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