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海南4月11日电 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即将开幕。分析人士认为,在中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省召开的旨在讨论亚洲未来的这一论坛,与近年来不断在中国“落户”的众多世界高端论坛一起,折射出当今世界对中国发展模式的青睐和认同。
“虽然这些论坛参加者身份各不相同,论坛内容重点也不一致,但对中国的关注是共同的,并且这些关注都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肯定和赞赏的基础之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保卫说。
过去30年中,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整体进程的稳健推进和具体领域改革与开放成果的进一步显现,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使全球越来越多的政界、工商界和学界人士将目光投向中国,思考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的可能性。
从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到福布斯全球行政总裁会议,从《财富》全球论坛到世界经济论坛夏季年会,从中非合作论坛到博鳌亚洲论坛……虽然与会主体不同,主题各异,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关注则一以贯之。自举办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将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和北京奥运之年的重要节点,为中国印象再添浓墨重彩。
和许多商界同仁一样,身为演讲嘉宾的上海汽车副总裁丁磊希望能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向世界讲述自己观点的同时,倾听来自亚洲乃至世界各地的精英们的真知灼见。
“实际上,越是备受全球经济界关注的地方,越容易成为世界顶级论坛的‘驻足’之地。这些论坛频频在中国举办,是中国因素和中国作用凸显的有力佐证。”郑保卫说,这些论坛实际上是中国经济魅力的一个缩影,分享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成果与经验则是这些论坛落户中国的重要原因。
2007年9月,有着“经济联合国”之称的达沃斯论坛(世界经济论坛)自成立36年以来第一次走出瑞士小镇,正式落户中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林泽炎认为,“一个国家要有效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就必须拥有与世界良好对话和互动的能力,而精心打造的具有中国特质的世界知名论坛,会当然地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林泽炎说,基于这一基础的合作推动并实现了中国与世界高端论坛之间的双赢局面:中国借助世界高端论坛开辟了与世界对话和互动的新窗口,世界高端论坛则通过中国力量的有力支撑完成了自身声誉和影响的提升。
他表示,这是一个充满合作精神的过程,“中国需要通过这些论坛向世界宣示自己的主张与观点,世界则需要经由论坛从中国式发展中汲取灵感。这是两者之间的主动双向选择。”
2008年恰逢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周年,博鳌亚洲论坛专门设置的关于中国改革开放历程和未来发展走向的讨论将是一大亮点。专家预测,这场讨论将使世界对中国30年发展历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中国也将从讨论中获得来自全球视野的自我审视。
“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明星的强烈预期,促使许多国家和企业把目光进一步投向与中国的长期合作,看好中国发展前景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丁磊说。
以能源投资为例,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需要20万亿美元的新投资才能满足世界能源需求,其中多数投资将流入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对中国的投资预计将达总投资额的18%。
“道理非常简单,当今世界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关联的世界。中国繁荣需要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林泽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