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粗略统计,从1992到1998年,每年在天津机场起降的独联体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20多个航空公司的客货包机达2800多架次。85500多位“洋倒爷”频繁地在这里出入。按一人每次捎走中国货5000美元计算,一年捎走中国商品,折合成人民币达35亿元。
在天津机场,空港处阎金城处长和天津机场资深经理朱福恒向记者讲述了亲历俄罗斯包机最繁忙那几年的故事。朱福恒曾亲自组织指挥了独联体包机的地面运行保障和空中飞行。他记得,1992年10月26日,北京康辉旅行社接待的独联体客人乘坐前苏联雅克-42飞机,由立陶宛起飞,当日安全降落在天津机场,从而拉开了独联体包机在天津机场飞行的序幕。最早使用的机型主要是雅克-42、伊尔-62、伊尔-86和图-154,承载的客人主要是到中国购物的“洋倒爷”。
天津机场成了“洋倒爷”天下
1993年到1995年为独联体客包机高峰期,有时20多架飞机在停机坪上同时等待装货。天津机场除保障国内定期航班外,还要保障如此多的独联体包机,明显感到保障设备能力不足。保障顺序只能按照先来后到的原则进行,装完一架走一架。但是按照民航总局的规定,飞机在机场停留占用停机坪过了一定的时间要按时间收费。而对于很多“洋倒爷”和中方代办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多在天津机场停留一分钟便等于少了一分在俄罗斯抢占市场的机会。为此,所有的代办和“洋倒爷”都争着想要先装先走,有时急得代办和“洋倒爷”们嗷嗷叫,甚至急得直哭。因为当时的航空调度室除正常履行航行管制业务外,还负责飞机的地面保障工作的组织与指挥,所以遇到代办和“洋倒爷”着急的时候,朱先生不得不亲自或派人到机坪上给予协调解决。但是,包机实在是太多了,总是不能让每个人都满意。
那时,在机场的民贸市场里、候机大厅里、停机坪上随处都有黄头发、蓝眼睛的俄罗斯人。这些男女“洋倒爷”步履匆匆,肩扛手提各种大包小包,直奔安检通道进入候机大厅。
随着“洋倒爷”购物的胃口不断膨胀,仅靠独联体客包机和少量货机承运所购货物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开始动脑租用货机。另一些聪明的中国人了解到俄罗斯的民贸市场非常火爆,日用品畅销,而且利润相当可观,于是纷纷到俄罗斯民贸市场销售中国生产的日用品。为了尽快到货,他们也开始动脑筋租用独联体货机。为满足这些需求,一些包机公司应运而生,并获得了可观的利润。
独联体货机在天津机场最“火爆”的时期是从1994年下半年至1998年。当时,每天都有飞机将货物运往俄罗斯等国,仓库内外仍然是货物堆积如山,而且还有车辆源源不断地向库里交货。机坪上一排一排的飞机多数是货机。一些中国人与“洋倒爷”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负责他们在中国的住宿、批发、运输、订机票、办理海关手续等,有了一套严密而高效的组织。“洋倒爷”们进货的大本营是北京日坛宾馆。与其说这里是宾馆,不如说是一座特殊的商厦——每个房间的门都敞开着,琳琅满目地挂着各种各样的服装、鞋、日用品。除此之外,相距不远的雅宝路市场、秀水街市场,每天营业额达一个亿。“洋倒爷”们用简单的俄语和中文,或用计算器与摊主交流,天津的服装、旅游鞋,河北辛集的皮衣,还有南方的小商品等都是紧俏货。购物完毕后有专人用专车将货物运至专设地点进行打包、仓储,择日有专人负责租车将货物运到天津机场等待装机空运到俄罗斯等国。
在“洋倒爷”们初到天津机场时,机场有关部门开设的几个水果摊点,深受“洋倒爷”们的欢迎,水果刚刚摆出来就被抢购一空。后来,聪明的人发现“洋倒爷”们在京购物返津后仍有在机场购物的需求。为此,有关部门便专门开辟出了一块地方建立了民贸市场。不久以后,市场就由当时的20个摊位增至100多个摊位,个个火爆。民贸市场经营各种服装、鞋、帽、布匹、面料、毛毯、针织品、工艺品、玩具、渔具、游戏机、电器、食品等,简直就是个无所不卖的百货商场。该市场经营中发现“洋倒爷”们从北京进货回来必定要上这个市场转一圈,把剩余的钱花光,一直买到临上飞机,生意特别好。
俄罗斯人羡慕中国改革开放
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民间贸易如此火爆?天津社会科学院的教授刘众介绍说,主要原因是由于上世纪90年代伊始,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在生活物品上的匮乏造成的。
上世纪90年代初,刘众正在俄罗斯留学,对于当时俄罗斯市场的状况非常了解。他清楚记得当时俄罗斯莫斯科市场上生活用品的价格:一条大鲤鱼1个多卢布,一只鸡1个多卢布,一个面包20戈比;而一件中国皮夹克3000卢布,一件防寒服二三百到七八百卢布不等,一套西装200多卢布。
虽然价格便宜,但俄罗斯的商店里基本上是空的,因为根本没有货可以卖。中国的改革开放让俄罗斯人非常羡慕,邓小平是他们最崇拜的领导人。生活用品的匮乏让中国货在那里相当紧俏。很多俄罗斯人都以穿着中国的风衣、防寒服为时尚。
那时中国兴起全民经商,在俄罗斯的中国留学生便利用假期回国,捎带大批的生活用品到俄罗斯销售。同时,一些由于工作关系辗转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中国人也做起了这种倒买倒卖的生意。“在中国十几元的珍珠项链,带到那边去就能卖到八十到九十个卢布,谁不眼红?”刘众说。随后,中国一些公司也开始介入这种生意,用中国的一些轻工业产品从俄罗斯换取钢材之类的重工业材料。
随着中国人做这种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俄罗斯人便看到了其中的利益。于是俄罗斯人很快便学会主动出击,来捞取更大的利润。俄罗斯人开始以旅行社的名义包客机有组织地到中国来“购物”。到最后,俄罗斯人运货的数量不断增加,次数也逐渐频繁,专门的货运包机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