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1443个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正在大面积铺开,6月将全面完成。连日来,记者在广州各区多个社区采访发现,大多数居民对此次换届选举蒙查查兴趣不大。在多个小区,直到居委会挨家“扫楼”通知、抬着票箱“洗楼”,有的社区居民才恍然大悟:原来居委会主任不是政府直接任命的;有的居民干脆放弃投票,投票时选择“哪个名字顺眼就勾哪个”做法的居民也为数不少。
记者兵分多路的调查显示,居民们的“政治冷淡症”源于居委会功能日渐弱化和新型住宅小区划地而分的现状。
在一些新社区采访,记者也听到不少市民提出这样的疑问:反正有业委会和物业公司,要居委会干什么?究竟二者之间可不可以划等号?
调查之冷热篇
记者采访发现,居委会选举在新老城区普遍遇冷,特别是在一些大型楼盘所在区——番禺区,至今还保留着给投票人以报酬的选举旧习。
新社区星河湾无人自荐
记者走访多个小区发现,居民对居委会选举热情不高,主动到居委会登记做居民代表的更是寥寥可数。在新型小区星河湾更是无一人主动来居委会自荐当代表。对于选举的问题,这里的居民表示自己从来不参加选举;有的则认为,既然选票都送到家里了,就随便勾上几个名字。记者询问他们是否看过候选人的详细资料,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市民告诉记者,自己看着哪个名字顺眼就会选哪个;家住珠江帝景小区的覃小姐说:“我不知道什么叫直选、户选,也不知如何选,更重要的是我不清楚选了对我有什么好处,何必浪费时间?”
在白云区同和街蟹山社区,由于居民提名积极性不高,自荐者少,导致目前连候选人名单都未出炉。
老城区居民亦不见热心
对居委选举漠不关心,连模范社区也不例外。杨敏冬已经在逢源街华贵社区干了10年的居委会工作了。她坦言,居民对选举的热情度正在逐年降低。
她说,除了贴选举公告,他们还要逐一上门通知各家各户。由于很多居民对居委会的事情不关心,开会的时间又是上班时间。因此,按照往年惯例,来开代表会议的不足三分之一,而且来的大都是在家闲着没事的老人。“以前住平房的时候,来的人还多一点。现在住在高楼大厦里面的人多了,来选举的人就更少了。”
番禺选举垫钱聚人气
采访中,家住番禺洛溪某小区的梁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一件事:他说这两天饮早茶,会听到有人议论“两委”选举的事情,但是听到最多的是,选民填写选票就会有5元钱的回报。
在大石街菜市场,记者随机采访了多名大石街住户,一位姓刘的老伯告诉记者,他投过票,自己也纳闷工作人员还给了5元钱。
这是不是街道为了调动选民积极性而采取的一项措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南村镇居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给投票人报酬的方式在番禺很普遍,他们叫“会议费”。由街道出钱,一次性给予每个参加投票的选民5-10元不等的“费用”,选出的居民代表则更高,能获得20元,作为积极参与社区工作的补助。
“‘会议费’是对选民参加社区事务的奖励,也是对耽误他们工作时间的弥补!”该负责人认为,这种做法是街道给予的补贴,并不是“私下买选票”行为,沿用了过去农村村委选举的做法,“尽管今年番禺大面积‘村改居’,村民变成居民,但他们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会议费”如果取消,恐怕选举门庭更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