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梁溪河河长。”江苏省无锡市市长毛小平接受记者采访时风趣地亮出了他的新“职务”。而在无锡,上至书记、市长下至村支书、村主任,自2007年9月开始,都有了一个相同的身份——“河长”。“河长”是河流水质改善的第一责任人。
毛小平说,对河之爱是源于去年春夏之交的太湖之痛。太湖蓝藻危机给无锡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科学发展课:污染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排污在工业中,根子在发展观里。
“太湖‘吃一堑’,发展必须‘长一智’。而这个‘智’就是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让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地生根。”毛小平说,蓝藻危机过后,人均GDP已超过7000美元的无锡市开始用更加务实的眼光去审视成绩单背后的环境代价。
毛小平深有体会地说,过去无论市委、市政府怎么强调环保,客观上一些部门和地区在招商引资上仍然以速度为重,环保考虑不够充分。而水危机过后,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环保与项目形成了“1”和“0”的关系,环保不能达标,再大的项目也上不了。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有一批项目因为环保门槛提高而遭“一票否决”。
毛小平说,无锡目前正在形成“谁污染环境谁就要受到谴责”的社会氛围,因此环境整治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党委、政府利用这一难得的有利时机,抓紧让城市环境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河长制”也就应运而生。统计显示,无锡市实行“河长制”后,79个断面的达标率达到61%。
“以湖为鉴可正‘发展观’。”毛小平说,无锡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阶段,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已经超越狭义的生态保护定义,成为无锡市未来发展的最高目标和各项工作的全面要求。目前,无锡市正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产业升级瞄准“国内领先的循环经济先行区”、“绿色能源示范区”、“国际服务外包高地”等三块“发展金牌”。
2007年底,经历了大喜大悲的无锡市,部分环境指标出现了明显的向好趋向。全市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了12%。同时,全年共关停化工生产企业775家,一年就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3年关停任务。与之对应的是,全市32大类行业中有22个行业单位产值能耗下降,行业下降面达到69%。对于一个工业强市而言,这确实是来之不易的良好成绩。
毛小平认为,无锡已到了迫切需要对现有产业进行整理、洗牌的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削减工业基础和优势,而是要用高科技工业大幅度替代传统工业,以此解决效率和环境问题。2007年,无锡市跻身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十强。统计显示,在9000亿元的工业总产值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提高到38%,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累计突破1000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7家。不需要冒烟的创意产业和工业设计产业正在这里快速崛起。
毛小平告诉记者,用环境来倒逼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个自我扬弃的过程,也是一个痛苦抉择的过程,传统的发展理念、传统的产业结构仍然在一些领域唱主角,发展观在破与立中交织着利益、认知和阵痛。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一条不容逆转的道路,早走这条路早受益,晚走这条路要多受损。
谈到今年的工作,毛小平说,无锡市将按照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全面发展的要求,从四个方面突出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要求:一是切实推动“转型”,全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二是切实强化“创新”,全力增强内生增长动力;三是切实注重“统筹”,全力优化现代城乡形象;四是切实促进“和谐”,全力提升社会建设水平。(记者 郭奔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