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政协委员建议:反垄断 首先应该从反行政垄断开始
2008年04月15日 14:20:1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有“市场经济宪法”之美誉的反垄断法已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高票通过,并将于2008年8月1日起实施,而这部法律的实施,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我国垄断行业由来已久,除旧有的计划经济影响外,行政干预是其主要的原因。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目前我国垄断行业多、垄断程度深的问题,最终势必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出了计划经济的阴影,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在经济的深层领域却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垄断现象。如1989年到1999年十年间,国有企业的利润一直在1000亿元徘徊,但从2000年起,国有企业的利润却爆发式增长,2006年157家中央企业实现利润7546.9亿元,2007年竟达到1万亿元,这些利润中的大部分都是垄断企业贡献的超额垄断利润,这些靠行政所获得的垄断利润挤压了其它经济形式的发展空间,使民营、外资等经济形式无法扩大甚至萎缩。而在我国现已颁布的反垄断法中,只明确了反对自然垄断,并没有对行政垄断进行限制的条款,如不出台相应的政策并认真解决行政性垄断的问题,我国的市场经济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反垄断必须先从反行政性垄断开始。 行政垄断的实施主体是政府,在中央政府层面,行政性垄断主要体现为中央政府创设并持续保护那些具有全国性垄断地位的“行业寡头”的行为;在地方政府层面,则主要体现在各级政府创设并持续保护那些具有区域性垄断地位的“行业寡头”的行为,以及为使其辖区内的特定行业或企业免于辖区外企业的竞争而实施的区域性贸易壁垒或准入歧视。 行政垄断是一种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并直接扭曲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造成收入不公和社会福利损失,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其后果主要表现在:1.垄断排除公平竞争,保护落后的体制、落后的管理、落后的产品和服务;2.垄断抬高了市场准入的门槛,影响民营企业的进入和发展;3.垄断产业缺乏市场压力,因而弱化管理,造成高成本、低效率;4.垄断行业在政府的庇护下,垄断市场份额、垄断产品价格,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5.垄断行业以老大自居,霸王条款,低质服务;6.垄断与强权为伍,引发大量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 解决垄断,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行政审批,退出对微观经济的管制,彻底实行政企分开。 行政垄断的主体是政府,今年国务院将实行“大部制”试点,我们应该借助政府机构改革之机,减少行政审批,让出空间,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广泛地发挥基础性作用。 二、加快国企改革步伐,国有经济改制退出竞争性领域。 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明确各自的权力责任,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的改革,建立起有效的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与制约机制。使垄断性的国企退出竞争性领域,由国有股独大变成多元化产权主体的混合经济。 三、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支持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打破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格局。 打破垄断行业一统天下的格局,必须构建市场主导型经济,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市场来合理配置资源、鼓励竞争、促进发展。 四、引进外资参与竞争,用外企的新理念、新机制打破国内垄断体制。 打破垄断的最好办法就是引进竞争,这种竞争可以是国外资本,也可以是国内民营资本。这样既能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理念来武装企业,更能通过竞争彻底打破垄断的格局。 五、进一步完善反垄断法,用法律来约束和控制垄断行为。 依法防止和禁止垄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公平有效的竞争制度和竞争秩序的根本性措施。进一步完善反垄断法,强化对行政性垄断的限制和制约,用法律弱化行政权力,这样才能有效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民族工业和国家经济安全,提升全国的市场化率,使我国早日成为真正的市场化国家。 (何小平)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谢旭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