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称,今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8.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1.0%,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8个百分点。
国内粮食生产并未出现大的波动,引起粮价上涨的直接动因来自国外。据联合国相关机构统计,仅2007年一年,国际粮价就上涨了42%。世界银行4月9日发表报告说,截至今年2月底,过去三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了181%,食品价格整体上涨了83%。目前世界粮食储备已降至30年来的最低点,只够维持53天所需,远低于去年初169天的水平。
这种外源性的通胀压力目前尚在可控范围内,因为中国的粮食自给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库存也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一倍。我们相信,随着大力发展生产、严控粮食出口、适当增加进口、加强市场监管等措施渐次落实,中央政府提出的全年CPI控制在4.8%左右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任务轻松。种种迹象表明,世界性的粮食供应偏紧可能成为长期趋势,造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全球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二是能源转换需求逐年增加。用作权宜之计,中国可以采取禁止出口的办法阻断境内外粮价联动,但此短期可行的办法势必会因成本高昂而长期不可行。
本轮粮价上涨应当提醒国人重新审读粮食安全。虽然说,基于人口增长状况及耕地保护程度预测,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基本可以满足人口高峰时14.73亿人所需,换言之,至少在可观测的时期内,中国可以维持联合国粮农组织所定义的“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的食物”,但是,这种安全毕竟只是低层级的安全。
除了保障生存和健康,中国的粮食安全还必须考虑另两项重要内容:
其一,受18亿亩耕地资源约束,中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很难再有大的提高,而与此同时,粮食作为现代工业重要原材料的地位正在不断得以强化。本轮国际粮价上涨的最主要原因,即在于以能源替代为代表的、新的粮食需求急剧膨胀,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资源匮乏同时又严重依赖原材料大量投入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而言,至少意味着未来发展基础不实;
其二,中国粮食安全并不意味着世界粮食安全,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下,外部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势必会以种种方式传导至国内。对此,中国当下至为不利之处在于,因为小农经济的散和弱,中国在入世后迅速丧失了多种重要农产品的定价权,由此,国际市场每每出现的价格异动经常恶化为价格制定者对价格接受者的利益盘剥。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维护好自身的粮食安全是中国对世界重要的贡献。当下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非常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因此,对于事关民本的粮食安全必须做万世之谋。其中,除了确保基本耕地、开发荒地资源、改进农业基建、推动专业生产等基础性工作外,还应加快推进粮食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对于粮食安全保障的基础性作用。具体包括:培育粮食市场主体,扶植大型粮食企业;完善市场交易方式,创新粮食流通业态;健全专项粮储制度,提升政府调控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