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廉租房主出门少吃饱就好

  


   棠德花园拥有较多的绿化和完备的配套设施

   明年广州将至少推出1600套廉租房,更多城市低收入户将“居者有其屋”。作为政府主导开发的广州市最大的解困小区——天河区棠德花园内有两栋廉租房,近400户住户在这里居住了近十年。相比于城中村,这里拥有更多的绿化和更完备的配套设施。十年过去了,这里的廉租房住户生活得如何,有哪些变化,记者近日走访多家廉租房住户了解他们的现状。

   住房条件

   从人均2m2到人均10m2,但贫困家庭孩子自卑,很少领同学回家玩

   余先生的家住在棠德花园D区某栋二楼,房间是东南向,是广东人很喜欢的朝向,通风好采光足。余先生今年56岁,妻子是农村户口,结婚后一直没有工作。余先生10多年前下岗后一直失业在家。全家人唯一的收入来源是老母亲每月700多元的退休金生活。

   1999年,余先生一家五口人从珠玑路搬到棠德花园实用面积为50多平方米的小三室一厅。当时按照政府对双特困户的廉租房租金标准1元/m2,他家的租金仅为51元(阳台不算面积)。而在此之前,余先生的老母亲、夫妇俩和两个孩子五口人挤在11m2的公房内,人均2.2m2。11m2的空间五个人站在那里都觉得挤。

   40岁的刘姐是2000年搬到棠德花园的,她因患有小儿麻痹症而落下残疾,丈夫又下岗,一家人租住在江南大道一处20m2的房子内,环境很不好,潮湿阴暗,房租200元。“孩子大了,想要自己的房间”,40m2的廉租房让刘姐的孩子实现了这个愿望,但仍旧贫困的家让孩子很自卑,“很少领同学回家玩”。

   子女教育

   从重点小学转学到棠德,孩子成绩下降,但回老城区上学太耗时耗力

   棠德花园是广州最大的一个解困小区,其建成之初配套设施就很齐全。很多老城区的特困户来到棠德花园廉租房居住后,其子女也随之转学到附近的棠德南小学和泰安中学。虽然廉租房住户们很满意这里的居住条件,但仍觉得就子女的教育而言,还是老城区的学校教学质量好一些。

   刘姐的孩子现在泰安中学读初三,8年前搬到棠德时,孩子从江南大道的省一级重点小学转到棠德南小学,在班级里学习的名次虽然没有下降,仍旧位于前几名,但各科的分数都降低了。

   刘姐说,户口虽然在老城区,也可以在原来的学校继续读书,但是这样的话每天来回就要三个小时还要转车,“小孩子很辛苦”。刘姐对孩子有些愧疚,她一直认为,如果让孩子读省一级小学,上重点初中、高中的希望就很大。

   双目失明的林小姐几年前嫁到棠德花园,丈夫也是个盲人。夫妻俩和公婆住在50m2的廉租房里,小孩子已经两岁了。林小姐告诉记者,她一直很担心孩子的教育问题,虽然老公觉得考虑这些还尚早。林小姐一家的户口在老东山区,那里名校云集,林小姐很希望孩子可以在东山附近的学校接受教育。“如果东山区有廉租房就好了”,林小姐说,她希望政府可以在原居住地附近盖些廉租房,这样孩子上学近,自己也可以接送孩子。

   左邻右里

   邻里来往少,很少出门,基本在家看电视,悭钱开灯晚、吃肉少、烧煤度日

   在棠德花园50多栋住宅楼中,廉租房只在D区有两栋,大约住着400户廉租住户,廉租住户大都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市特困人群。除了廉租房,其余大部分都是解困房,还有一些单位的集体宿舍。

   余先生告诉记者,他在棠德花园朋友不多,廉租房的邻居都不怎么来往。他住的这栋楼里的很多人都足不出户,基本上都在家里看电视,一般很晚才开灯,这样可以省点钱。平时也很少吃肉,吃饱就已算不错。对于是否愿意被贴上廉租房住户的标签,余先生说并没有什么,事实上也是如此。

   余先生坦承,“这里的住户没怎么读书,素质不高”,自己家的遮雨棚被楼上邻居扔的东西砸坏了,“他们没钱,让他赔也赔不了”。余先生还拿中学毕业后无所事事的儿子打比方,“没文化就不懂事,不讲道理”。刘姐除了几个比较谈得来的朋友外,基本上不和廉租房内的邻居打交道,她很希望今后政府安排廉租房时,可以将住户打散安排在各个小区内,“希望孩子成长的环境好一点”。

   与廉租房仅一路之隔的C区某栋楼下每天中午都开五六桌麻将,只是消遣并没有输赢,打牌的几乎没有廉租房的住户。一位打牌的阿姨说,对面住的都是特困户,平时他们不怎么出来,大家也没有什么交流,“反正就是相安无事啦”。

   阮小姐的家正对着一栋廉租房,她告诉记者,有些廉租房住户为了节省煤气钱,在阳台上烧煤,好大的烟尘。“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肯定不好”,不过,阮小姐觉得,物价上涨后生活成本高了,她很理解廉租房住户的举动,“他们日子过得也辛苦”。

   未来打算

   住在政府房,每年要审核,觉得不长久,希望收入提高后能买房

   十年过去了,虽然很多人的收入并没有太大的提高,仍旧住在廉租房内。但一部分人的生活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余先生家自从女儿去年6月从电大毕业,在一家企业做仓库保管员后,每月增加了1000元的收入。老母亲的退休金也从9年前的700多元涨到1400元,“五口人总收入近2500元”,因此,一家人不再享受城市低保,1元/m2的租金优惠也相应取消,“租金标准按低收入户来计算,每月租金190元”。

   余先生认为,虽然收入增加了,可是平均下来,每个人的月收入也不够500元,还是低收入。“母亲已经90岁了,如果她去世了,四口人只有1000多元的收入了”。周围的住户中有几家和余先生家的情况类似,孩子毕业工作后有了收入,不能享受低保,但生活水平也没有多大的提高。

   “我们处于夹缝中”,余先生说,全家的收入还没有提高到可以购买商品房甚至经济适用房的程度,但是又不能享受到廉租房的优惠。因为听说有邻居已将一直居住的廉租房买了下来,“好像是有政策,一千多元一平方米就能买下”。于是,余先生去年7月向户口所在的荔湾区和平社区居委会提出了申请以及相关材料。

   因为一直照顾90岁的母亲,余先生的兄弟姐妹虽然条件也不好,但也表示余先生若能将现在的住房买下来,会帮助他凑齐首付的钱。余先生告诉记者,现在住在政府的房子,每年都要审核,毕竟不是长远之计。如果能买下来,那就是自己的房子,可以一直住。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