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沪千亿资金涌向江浙民企 三地金融机构或将联动
2008年04月26日 08:11:4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在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向一些放高利贷的机构借款。”4月23日,谭淑月在电话里这样无奈地告诉记者。作为江苏省苏州市一家生产外贸纺织品企业的老总,她正在向当地银行申请贷款。不过,她对此并不抱太大希望。 在江浙一带,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资金饥渴”,但江浙地区的金融机构在整体上却无法满足当地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与此同时,上海银行业目前有上千亿元的存贷资金差额,资金供应量充沛。但是,由于受制于金融业地域垂直管制,这样的融资贷款是监管机构所不允许的。 4月21日,在南京举行的首届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论坛上,央行副行长苏宁表示,长三角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可以在管理部门协调下,逐步实现跨区域、跨行政区综合经营。 复旦大学金融学教授张挥民对此表示,这意味着金融跨地经营开始“探路”,央行在事实上吹响了长三角银行业资金自由流动的号角。 三地金融联动破冰 “长三角金融资金自由流通其实已经喊了很久,但是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而这一次看来是有望真的实行了。”4月24日,苏州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教授薛誉华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央行相关负责人的表态,对于一直受制于融资瓶颈的江浙地区中小企业来说,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 记者了解到,江浙地区的中小企业在向当地银行贷款时,需要很多繁琐的手续。除了要有向银行抵押的固定资产外,还要联合一些担保人一起为企业贷款进行担保。 上海的金融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上海银行业存在多达千亿的存贷资金差额,它们需要流向更多的领域。对于这些上海银行来说,目前江浙地区大量对资金嗷嗷待哺的民营中小企业应该是一群理想的贷款投放对象。而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探索三地的银行业如何在资金上取长补短,为金融联动寻找切实可行的路径。 薛誉华对记者表示,由央行出面打破此前三地金融体系各自垂直管辖、互不相通的僵局,让银行资金在三地进行无阻碍流通,以疏导的方式化解银政壁垒不失为一条捷径。 风险控制是关键 地区之间大规模的金融合作,首先需要的就是畅通的信息流。尽管在很多上海银行业人士看来,央行和长三角三地政府举办这次论坛,给一直不敢大规模流出的银行机构带来了好消息,但是接下来的难题则是三地的银行机构之间如何实现信息共享、利益共享。 4月22日,一位参加了该论坛的上海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此前长三角金融资金不能有效地大规模流通,主要还是行政壁垒以及银行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由于存在行政壁垒,跨地的融资贷款是受到限制的,这也使得江浙两地的企业总部大量外迁。正是针对这些问题,央行决定在长三角率先推进综合经营试点。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的一位负责人则表示,上海的一些中小银行此前也曾尝试过操作异地贷款业务,但是没有足够的企业信用记录,一直显得缩手缩脚,甚至一不小心就会落入赚的没有赔的多的窘境。据他介绍,有一家在上海的浙江民营企业信用记录一直不错,上海多家银行都愿意给它贷款,但就在银行争相把它作为优质客户对待的时候,其在浙江的母公司竟然已经濒临破产了。 为了防范银行资金流动带来风险,在4月21日的金融论坛上,苏宁建议金融机构促进区域内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功能整合,特别是支付清算体系、征信体系的区域内整合,并且加强支付清算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各地还要放松金融市场管制,建立金融信息共享平台。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晁钢令表示,由于金融机构本身管理体制的限制,不同省市的分行之间调拨资金,以前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如今,央行已经提出了具体的区域金融机构合作规划,那么现在最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同一银行在三地的分支机构会实现跨区域资金流动,然后跨行之间征信系统再实现共享。他认为,如果银行的征信系统不完善,银行资金的跨地域流动会带来很大的风险,甚至会产生更多的呆坏账。张挥民也表示,长三角地区的金融联动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形成雏形,毕竟在属地管辖的金融格局中,打破行政区域利益分配还有待政府和金融监管层以及各家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作者:
编辑:
杨晓燕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