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布达拉宫脚下的雪城全景(5月31日摄)。5月31日,历时6年的布达拉宫雪城维修保护工程一期保护利用工程完成,13个雪城景点正式对外开放。雪城,是布达拉宫正下方建筑群的总称,占地5万平方米,现存古建筑22处。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4月19日,游客在布达拉宫外参观。“五一”黄金周未到,前来西藏旅游的游客逐渐增多。黄金周期间每天参观布达拉宫人数将限制在2300人左右,游客游览布达拉宫需排队领取第二天的布达拉宫购票凭证。团队游客相关资料需提前上报旅游局,同时填写《预定布达拉宫团队参观计划表》。 新华社发(杨光 摄)
新华网拉萨4月26日电(记者边巴次仁)矗立在拉萨市中心的布达拉宫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是藏文化灿烂的象征。
布达拉宫的宫殿始建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位于拉萨市中心玛布日山(红山)上,占地41公顷。主体建筑分为红宫和白宫,红宫居中,白宫横贯两翼。主楼高115.703米,13层,东西长360米,南北宽270米,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由寝宫、佛殿、灵塔殿、僧舍等1000间组成。
“布达拉”是梵语音译,又译作“普陀罗”或“普陀”,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所以布达拉宫又被称为第二普陀山。过去1300多年间,先后有9个藏王和10个达赖喇嘛在这里施政布教。
公元631年,松赞干布开始兴建布达拉宫。公元10世纪,这座宫殿因为奴隶起义遭到破坏,后来又因雷击起火进一步破坏。现在布达拉宫里只有法王修法洞和观音佛堂是7世纪的建筑。
布达拉宫始建时规模并没有这么大。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受清朝册封后,重建白宫及宫墙城门角楼等,并把政权机构由哲蚌寺迁来。1690年,第巴桑杰嘉措为五世达赖喇嘛修建灵塔,修建了红宫。以后历世达赖喇嘛先后增建了5个金顶和一些附属建筑。到第十三世达赖,布达拉宫又进行了历时8年的修建。1936年,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建后,形成了布达拉宫现在的规模。红宫共有8座存放各世达赖喇嘛法体的灵塔。
从五世达赖喇嘛开始,布达拉宫就成为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政权的统治中心,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
布达拉宫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包括山上的僧舍、僧官学校、朗杰扎仓、东西庭院和山下的雪老城及西藏地方政府的印经院、雪巴列空、马基康以及监狱、马厩和布达拉宫后园龙王潭等。
布达拉宫收藏和保存了大量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有2500多平方米的壁画、近千座佛塔、上万幅唐卡(卷轴画),以及甘珠尔经、贝叶经等珍贵经文典籍,还有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达赖喇嘛的金册、金印、玉印以及大量的金银工艺品。
1988年,国务院决定对这座300多年没有大修过的宫殿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并于次年10月开工,1993年竣工,总投资5500万元。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2年至今,国家又投入1.7亿元对布达拉宫进行第二次维修,目前整个维修已经完成了近1.5亿元的投入,有望今年内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