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医务人员正在照顾从汶川映秀镇紧急转来的小伤员。记者吴 焰摄
【编者按】目前,四川地震灾区的救援行动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一些奋战在一线的救援人员在与死神赛跑的同时,也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自己的见闻和心声。从今天起,我们将陆续刊登来自一线的抗灾手记。
【手记】到四川灾区已经两天了。进入病房前,我的心情很兴奋,期待考验快点来到面前。中午卸了装备,扎好帐篷,似乎还是体力很充沛的样子。
但是,进入绵阳市中心医院的大厅,进入病房,见到的情景实在难忘。恐怕在和平时期,哪家医院也没有见过这么多的患者。
患者们睡在大厅、走廊的地上,身边站着茫然无助的家属;无数的志愿者臂扎红条,抬着患者奔跑各处;寻找家人的人们,焦急地在患者栏中找寻亲人的名字;忙碌的医生护士在工作,可以听见他们嘶哑的嗓音,看见他们布满血丝的眼睛――很多人都是40多个小时没合眼了。进入病房,连骨科主任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病人,有多少危重患者,只知道从地震开始到今天早上,中心医院4个医生在帐篷里做了300台清创、甚至截肢手术。进入一间病房,还没等我们摸清情况,又有两三位新患者被抬了进来,搬运的人们争先恐后地诉说患者的情况……我这才明白了什么叫应接不暇。
现在是5月14日凌晨两点,算算从北京出发到现在,我们已经40多个小时没有躺下了,中间还做了好几个手术,真是有些累了。这里的骨科医生太少,只能让我这个刚来的人代理病房的住院总医生,我的同事田耘和曾岩也忙得脚不沾地,3个护士安排完我们的“家”,又开始在骨科病房忙碌。
听大家说,今天下午还有过一次余震,不知是因为工作太专注还是我太迟钝,竟然没有任何感觉。我现在的最大感觉就是,没有地震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
【后记】5月15日是地震后的第三天,据北京应急医疗队队员、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田耘介绍,当天3个病区有近400名骨科病人,医生还是明显不足。北医三院派去的3位骨科医生从早上8时开始手术,一直忙到深夜。每晚手术后,大家还要总结当天的工作,每天至多能睡五六个小时。
田耘说,现在手术还缺少大量医疗内固定器械,抗生素类药品和血浆也不太充足,相关部门正积极组织调配。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和前两天的混乱相比,病房秩序正在恢复,开始根据病人的伤势轻重分级管理,各项工作正有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