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瞭望》文章:地震专家:未能突破的预测瓶颈
2008年05月19日 12:49:23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地震在发生前就没有什么先兆吗?为什么没有提前预报、提前示警呢? 中国西部发生了举国震惊的“5·12”汶川大地震,7.8级的强震摧毁了震区与外界的一切联系,空前规模的救灾工作旋即夜以继日地展开。国人在心系灾区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发问:地震在发生前就没有什么先兆吗?为什么没有提前预报、提前示警呢?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徐锡伟研究员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准确地预报地震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真正找到了在地震发生前与地震的发生有必然联系的前兆性的东西。我国对地震的预测预报也没有突破这个瓶颈,还需要我们花时间、花大力气去研究。” “没有足够让人信服的震前预兆” 资料显示,全球每年要发生500万次地震,绝大多数是人们感觉不到的小地震,大地震相对较少,其中6级以上强震每年发生10~200次;7级以上大震平均每年18次,达到8级或8级以上的巨大地震每年平均1~2次。 从地震发生位置的地理环境上看,全球地震可分为板块边缘地震和板块内地震两大类,而地震灾害绝大部分来自板内大陆地震。根据本世纪以来的地震灾害统计,大陆地震所造成的地震灾害占全球地震灾害的85%。 来自有关部门的权威信息显示,我国恰恰是板内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根据上世纪有仪器记录资料的统计,我国占全球大陆地震的33%,平均每年发生30次5级以上地震;20世纪以来,我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仅地震频次高、范围广而且地震强度极大。 就国内的各种自然灾害(地震、气象、海洋、农作物生物灾害、林业灾害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比例来看,气象灾害居各类灾害之首;但就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口死亡的统计数据来看,地震灾害则是群害之首。因此,及时准确的地震预报,对于我国减轻自然灾害、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发展,特别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人们对地震预测预报成功的期望往往远高于现今地震科学研究的实际水平。长期从事活动构造研究和地震危险性评价等工作的徐锡伟告诉本刊记者,地震的孕育及发生过程极其复杂,其规律性尚未被人们真正掌握。而地震预报是要对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及地震影响的预测,是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我们现在还没有搞清楚包括观测到的一些异常现象、所谓地震前兆跟地震的关系,这也是我们一直研究的重点。如果这个关系搞清楚了,那我们的地震预报研究也就基本过关了。” 一位不愿具名的地质专家告诉本刊记者,由于地壳的微妙变化发生在地底下,很难观测,并且地震又是小概率,目前科研人员还没有找到一种可靠的科学依据判断地震是否会发生、何时发生,现有的一些观测还大都停留在观察动物反应等经验判断上,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即使在震前观测到了一些异常现象也很难判定是否和地震有关,因为一些人为的原因、环境、气候变化等原因也会导致异常出现。多数大地震都没有足够让人信服的震前预兆。” 据地震专家介绍,地震预报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即长期、中期、短期和临震预报,其中人们最需要的是短期和临震预报。与世界各国一样,我国当前的地震预报尚处于探索阶段,而且与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地震观测技术的先进性方面,在地震预报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尚有一定的差距。我国在地震震例资料和现场预报经验的积累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频繁发生的5级以上的(即中强以上)地震为科技人员提供了较多的试验预报的实践机会。“从总体上看,我国在中长期尺度的研究方面具有一定实力,但在短临预报方面‘临门一脚’的功夫还很弱。” 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 “今年3月31日,我国新疆于田曾发生7.3级地震,5月12日又发生四川汶川7.8级大地震并接连发生十余次5级以上余震,这是否意味着我国已进入一个地震活跃期?” 对于本刊记者的这一疑问,徐锡伟表示,“现在还不能下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科学论证。近日要召开震情会商会,也要讨论这一问题。” 他认为,“回顾2004年的印尼大地震,当时海啸过后,曾接连发生几起7级左右地震,这些地震反映出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加强,它肯定会影响到中国大陆地壳变形继而引发地震。因此,我个人认为,新疆和四川地震皆是受其影响所致。” 徐锡伟解释说,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用业界的话来讲,就是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是地震比较多的国家。从板块构造上看,我国处在欧亚板块的东南隅,东南部印度板块向北推挤,东部地区(台湾以东地区)受菲律宾海板块影响向北西方向俯冲,而我国正处在几大板块的交接部位,这种大陆型板块内部地震相对频发且灾害严重。此次汶川大地震就发生在中国的南北地震带上,而我国中西部地区抗震设防标准低,防震能力相对较弱,因此灾害损失严重。 接受本刊采访的多位专家也都表示了相同或相近的观点。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二七1979年前曾在青藏高原从事区域地质调查,此后又连续7年(1979~1986年)参加中科院组织的青藏高原科学考察,1986~1998年在西南“三江”地区研究新生代构造,此后一直从事喜马拉雅山、祁连山、秦岭和阿尔金山中新生代构造和地貌研究。 他告诉本刊记者,“5·12”大地震的震中汶川县所在的龙门山地区处于青藏高原东缘,是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也是著名的南北地震带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过龙门山是这个地震带中相对稳定的部分。 所谓南北地震带,是一条纵穿中国大陆、大致南北方向的地震密集带,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省。这一地震带一直受到地震地质学界的关注。历史上高强度的大地震在这一地震带频发,7级以上的地震非常多。1921年发生在宁夏海原的8.6级大地震就发生在这一地震带上,地震直接和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达24万之巨。这一地带之所以频发大地震是因为它处于两大构造域之间,即处于太平洋构造域与青藏构造域之间。 王二七说,此次汶川地震属于浅源地震,震源位于地下10~20公里,因此其破坏力相当大,对地面的破坏会非常严重。但是,“到底是什么样的构造运动造成这个地震,待我国地震部门正式发布震源机制解之后将会有定论。” “依据我们掌握的资料,我认为,地震可能与这一地区的一条大断裂即‘汶川断裂’的活动有关。一些研究,其中包括我的学生樊春和我的合作研究早就发现该断裂及北东向延伸的青川断裂具有右行走滑的历史。”王二七告诉本刊记者,此次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边界,这是一个重要地质和地貌分界线。青藏高原是世界公认的研究大陆构造的天然实验室,国内外地质学家提出了种种构造模式试图阐明和揭示其运动学特征和规律,但是存在很大的争议。由于这些模式都涉及到龙门山,因此,这次地震揭示出的龙门山的断裂作用和地壳运动特征可以为检验这些模式提供重要的依据。 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介绍,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公里左右。其中,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这次汶川发生的地震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波及范围广,其破坏力度较大。 业界专家表示,我国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推挤,地震活动比较频繁。从大的方面讲,汶川正处在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位于经度100度到105度之间)上,属于我国的地震密集带。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在四川的龙门山地震带上。因此,这里发生地震的几率较高。在地震学中,一般发生地震的震级越高,其破坏力度越大。这次汶川地震7.8级,其震中地区的破坏力度在10度左右,会造成房倒屋塌、地质滑坡和地面裂缝等灾害。由于一般地震不可能一次释放所有能量,因此四川周边地区有可能发生较强的余震,应引起各方面的足够重视。 5月初从野外途径汶川县返京的王二七告诉本刊记者,汶川是一个很美丽和安静的城市,当地居民许多是羌族人,县城人口不多,但是很集中。由于当地多产石头,羌族人有用石头垒筑房子的传统。由于龙门山地震带本身长期以来并不是很活跃,所以汶川的民居建筑对防震的考虑可能不是很多。川西最大的河流岷江从汶川县流过,岷江的出口就是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现在都江堰北面的岷江中游修了很多的梯级电站与涵洞,“这次地震无疑会对这些住房和工程造成损失。” “这些代价不能白付” 中国是个多地震国家,也是受地震灾害最深重的国家。仅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例,1966年中国发生了河北邢台6.8级、7.2级大地震,死伤近5万人;1976年发生的唐山7.8级大地震,死亡人数达24.2万之众。从1966年到1976年的十年间,中国大陆地区共发生了14次7级以上地震,其中12次发生在华北北部和西南的川滇地区,强烈地震给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镇人口密度加大、建筑物抗震能力普遍偏低的现状将长期存在,受访专家认为防震减灾形势不容乐观。 多位地震专家表示,通过地震预报和在预报基础上的震灾防御,是实现地震减灾的最基本途径。但由于科学技术的原因,这一全球性的科学难题至今没有解决。因此要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不能单靠地震预报这一个环节。要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国内外经验教训,走预防为主,综合防御之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防震减灾、抗震救灾中的作用。 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的地震监测系统是1966年河北邢台大地震之后,以邢台地震现场为发源地,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发展起来的。到上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大陆建立了规模宏大的地震观测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地震学、地磁、地电、重力、地壳形变、应力应变、地下水动态、水化学、地热、电磁波等学科的地震监测台网。其中包括400多个测震台站、20个区域遥测台网、1700多项地震前兆观测。此外还有流动重力、地磁和形变观测,测量总线路长度达15万千米。这个系统覆盖面之广、方法手段之多、建设规模之大,都是世界少有的。它不仅为地震科学研究乃至地球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基础资料,而且为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徐锡伟告诉本刊记者,我国的监测网络大体有三级:国家级地震台网和前兆台网,对地震、地下水、电磁、重力、地温等进行监测,还有GPS观测网,目前正在试验的大气层电磁异常使用卫星接收站、卫星热红外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大气层电磁的异常变化进行分析;省区市一级的地震台网,主要是根据地震活动的强弱进行分布,加密对地震带、高频发区的监测,是对国家台网的一种补充。第三种是为重大工程如三峡水库建设的局域性地震台网。而“具有中国特色的群测群防,更是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相对有效的收集有用信息的渠道,可以帮助有关部门进行判断和预测。”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都表示:面对气象、地震等自然灾害,我们要在努力去研究它、认识它,寻求避免和减轻灾害的办法的同时,还要学会如何“与灾相处”、“兴利避害”。“地震、气象等自然灾害让我们付出了巨大代价,但这些代价不能白付,‘学费’不能白交,我们要从中汲取经验教训,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程度。” 徐锡伟说,地震是灾难,它给人民生命财产都造成了巨大损失,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地震也为从事地震科研工作的科技人员提供了一个研究它的机会,因为只有在地震中才便于研究它孕育、发生的规律。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深入震区调研考察,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关专家表示,抗震救灾也要科学应对。对汶川大地震来说,震后72小时一般是救人的黄金时间,一旦错过了,那么人员伤亡将会更大。因此,在救灾中,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讲,救人是第一位的,一秒钟都不能耽搁。但随着气温的升高,伤亡人数有可能增加,需要统筹考虑灾区的卫生防疫、水源保护、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避免次生灾害的进一步扩大。 受访专家呼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应逐步加大对基础工作的投入,防震减灾应预防为主,综合防御。如加强监管力度,使房屋等构筑物的设计更为科学合理,提高抗震能力,适当提高设防标准;加大基础探测工作力度,加强类似“地震活动断层探测”等基础震害防御工作,找出灾害源,兴利避害。 来源:
瞭望
作者:
孙英兰 刘巍
编辑:
侯玮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