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两岸经贸交流持续升温 联手"撬动"全球产业链格局
2008年05月19日 16:17:2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新华网福州5月19日电(记者胡苏 来建强)两岸光机电产品同台亮相,两岸动漫创意企业联手合作,两岸学者热议“共同市场”…… 18日于福州开幕的第十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热闹非凡。记者在交易会上发现,随着两岸企业经贸交流的持续升温,联手打造全球优势产业已成为双方业界和学术界最热门的话题。 “海峡两岸的产业合作正在悄然‘撬动’全球产业链格局,”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李非说。 近年来,以光电、机械、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台湾高科技产业整体迁移大陆,被称之为“群雁西移现象”。这其中不乏中华映管、友达、台塑、东元等在台湾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的龙头企业。5月16日,台湾冠捷电子签约入驻福州保税物流园区;在福州,以冠捷、中华映管为龙头的台资显示器产业链产值已近400亿元人民币。 台湾第一大、世界第三大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制造公司友达光电在厦门的生产基地,去年产值已超过80亿元人民币。 2003年,世界第三大、亚洲第一大电机制造者台湾东元集团开始着手大陆布局,先后在苏州、无锡、南昌设立一批生产性企业。今年6月,东元集团在厦门的一个液晶电视工厂即将建成投产。 李非介绍,截至2007年底,大陆台资企业累计已有7.5万多家,台商数量达150多万人,协议投资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 “光电、信息等产业在台湾起步较早,目前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大陆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孟俊博士说,“它们纷纷投向大陆,这的确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对此,学术界人士认为,台湾业界巨头联手大陆同行,参入国际竞争,是两岸经济交流与竞争的必然结果。 李非认为,“产品在台湾设计,在大陆加工、制造,海峡两岸均处于生产环节”,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两端的技术、研发和品牌、营销,既不在台湾,也不在大陆,仍然掌握在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国家手中。 由于两头受制于人,为了寻求产业链上的更多话语权,同处中间环节的两岸业界正在积极进行“合纵、连横”。 “台湾强在设计和技术商品化,大陆的优势远不限于市场和劳动力价格,还包括庞大的基础科学研究力量,”刘孟俊认为,这种优势互补的效应已逐步显现,两岸合作的影响力正在悄然向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延伸。 今年4月10日,东元集团在福建福安市投资的电机工业园破土动工,一期投资1800万美元。福安是拥有730家相关企业的国内最大中小型电机生产基地,出口量约占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但存在上下游产业链空档多、配套能力弱等问题。 东元集团透露,电机工业园建成后,将生产电机产业关键配件供应福安地区企业,并利用自身的海外销售网络,帮助福安电机电器产业拓展国际市场。 与之类似的还有友达光电,随着今年它在厦门的二期工程进入量产,产能将有更大提升,有助于增强它与韩国LG等世界主要竞争者叫板的实力。 随着两岸产业合作带来的整体实力提升,不少世界行业巨头也不得不转身,寻求与两岸的共同合作。 中华映管落户福州之后,带来了日本JVC等关联企业;闽台两地1995年合资成立的东南(福建)汽车有限公司,近年又先后引来了世界汽车巨头三菱、克莱斯勒的合作。 “海峡两岸的产业合作,将会打造出越来越多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国际企业,”福州市常务副市长梁建勇说。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胡苏 来建强
编辑:
陈新科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