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江门市‘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启动签约仪式”昨在五邑华侨广场举行。来自全市1050条村和1279家规模企业的代表们分别在《江门市“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劳务合作集体协议书》上签名,此举标志着我市“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正式全面展开。
王南健、赵基耀、梁清兆、莫远航、王晓等市领导,各市、区长和分管劳动保障工作的领导,以及各级相关部门负责人约2800多人出席了签约仪式。签约仪式开始前,全体人员为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
据了解,“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是在2007年5月18日开始的“百企扶百村”就业工程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完善、推广而实施的,其工作目标是:组织全市1050条行政村与1000家以上规模企业建立劳务合作战略伙伴关系。力争到2010年,全市免费培训农民12万人以上,农民转移就业9万人以上,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提高一家收入”。
市长王南健评价说,我市实施这项大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是一项创举,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的充分肯定。全市四级干部联动,将这项工作一杆子插到村的目的就在于,让全市211万农民人人都知道,市委、市政府为他们的充分就业创造了最直接、最方便的条件——只要有就业意愿,在村里报名就可以得到政府的免费就业培训,就拥有就业机会,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同时,也让全市每一家企业都意识到使用本地农民工的社会责任。“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是一项互利共赢的举措,既是解决企业用工问题的有效途径,又为本地农民就业致富、控制常住人口做出了贡献。
为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全面推动“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实施,王南健要求,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落实各级财政保障,把“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解决农民就业所需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安排,专款专用;要建立扶持鼓励机制,及时兑现用人单位的岗位培训补贴和村委会推荐就业服务补贴,对村干部和就业联络员实行推荐就业奖励或绩效津贴;要广泛开展农村居民技能培训,依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立农村居民转移就业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要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层级工作责任制、城乡统一的就业登记制度、农民就业信息和服务网络以及定期回访、定期检查通报和考核制度,确保就业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