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美国灾难心理学专家讲述如何抚慰灾后受创的心灵

   美国两位灾难心理学专家———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灾难心理学专家吉尔伯特·瑞耶斯和美国南达科他大学灾难精神健康研究院院长吉拉德·雅各布斯,就如何应对大规模的自然灾难所引起的心理创伤提供一些经验和教训。

   自然灾害带来的心理阴影

   吉尔伯特·瑞耶斯指出,受灾人群的心情往往比较复杂———逃生的侥幸、失去亲人和家园的痛楚、满目疮痍的烦躁和难以帮助他人的无力感。这种在大型自然灾害中的复杂情绪,不同于小范围偶发事故。譬如,车祸之后,家庭和朋友都会帮助你。但8级地震这种大规模的、群体式的受灾,周围的人自顾不暇,很难给予个人充分关注。

   遇到这样大的自然灾难,人们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他们觉得没有人可以保护自己。在一场战争中,人们还可以指望军队;但地震发生,破坏性力量来自地球内部——— 不可测、不可制止、有重发的可能。这种反常现象的强烈发作,完全推翻了人们在家庭和学校中受到的“可预见性”教育。譬如,如果努力争取,就会实现梦想。

   可预测性和常规逻辑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某种安全感和自信心。你知道哪些是属于你的,你也知道你属于某个家庭、某种文化。但是,当大型自然灾害发生,特例一下子推翻了前因后果的假设———无论你多么努力、多么坚强、多么善良,你都可能受害,在自然灾害面前,你都是脆弱的。

   经历这种灾难会改变孩子的天性。通常,孩子们是最需要保护却最不希望被保护的群体,他们喜欢自由和自保。但是,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即他们最需要保护的时候,父母却无法保护他们,或者父母恰恰不在身边。孩子们不知道地震什么时候会停,不知道是否还会发生,他们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震后,这些地震余生的孩子往往比其他同龄人具有更强的寻求保护的欲望。如果这种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他们在心理上可能会永远处在灾难的特例环境中。

   灾害往往也会给人们的心理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一般,影响程度视灾害的严重程度和个人损失程度而定。四川地震这样的特大自然灾害中可能会给大约30%的受灾群体留下长期的心理阴影。不仅一些景象让人难以忘怀、现场的尸臭和哭声也会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嗅觉记忆和声响记忆。

   心理援助的注意事项

   “人们习惯对幸存者说‘你是幸运的’,但实际上,他们并非真的幸运。”瑞耶斯说,“他们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他们可能永远都要坐在轮椅上、可能丧失了亲人和朋友、可能失去了住所,而可预见的未来也与过去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大相径庭。对他们来说,现实是残酷的。‘你很幸运’的安慰更像是强加给他们的一个意识,他们内心并不这么想。”

   瑞耶斯给受害者的亲友的建议是:给予鼓舞,但不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想,不要说“你应该快乐”、“你应该感到幸运”、“你应该有安全感”、“将来会更好”之类的话,而应当听受灾者自然倾诉他们的感受。鼓励他们提问和质疑。不要指责他们说的话是“傻话”、提的问题是“鲁莽”的问题。让谈话更加开放。保护受害者,让他们有安全感,但也要适度。倘若保护过度,反而会向受害者传递“不安全”的信号。

   此外,整个社会需要了解,大多数帮助都发生在受害者仍然处于被惊吓的时候。他们还在颤动,意识还没有恢复。而等到他们意识到灾难和损失,援助者已经离开去拯救其他人了,他们会有被遗忘感。美国就有这方面的教训。卡特里娜飓风发生后,举国关注,很多志愿者赶赴灾区;但几个月后,重建真正展开,灾区人民觉得困难重重的时候,援助人员反而逐渐离开。研究发现,灾区的上千名小孩都在心理和情感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其他同龄人比,他们更容易恐惧和愤怒,认为拥有的东西会随时丧失。此外,在灾情发生的时候,各国政府或援助组织往往作出很多承诺,譬如,“一定会有人帮助你们”,“一切都会更好”,而事实证明,期望值越高,日后失望和怨恨的可能性也越大。

   人们还应该认识到,灾后援助,实际上是人与人的一种“关系”———不仅需要有人愿意提供帮助,也需要受害者愿意接受帮助。不少灾民愿意接受物质上的帮助———譬如饮用水、食物、住所———却不愿意接受更深层次的、精神上的帮助。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疑虑,他们不想被看作是“脆弱的”、不想让自己产生“羞耻”感。这种“羞耻感”来自自己的处境,也来自于自己灾害前后的反应———譬如,在紧要关头只顾自己逃命却没有救助别人———所以,安慰者一定要注意,不要追问,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

   对于孩子,比较有效的帮助方法是,让他们感到一切逐渐恢复到从前,让他们感到,他们又可以唱歌、玩耍、叽叽喳喳地闹腾。切勿板起面孔,要求他们“保持严肃”。

   考虑到地震灾民是个很大的群体,而且大多处于偏远的乡镇。请心理医生做一对一的心理治疗不仅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必要的。

   比较切实可行的方式是,帮助灾民结成“互助组织”。在一个群体中,总有一部分人更坚强、更开通、更明智,他们战胜恐惧、开始新生活的心理历程也更有说服力。此外,政府和医疗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可以邀请心理专家,在某个社区开展心理讲座和咨询。学校应当有意识地增加一些心理辅导课程,在教授他们科学和人文知识的时候,也帮助他们理解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学着缝合内心的创伤。这些都是可以教的。

   美国的一个经验是,赈灾过程中,政府机构和企业往往会请心理学家教授援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9·11”恐怖主义袭击之后,纽约不少企业都停工了一段时间。一些雇主意识到,当前人心涣散,很多员工对灾难的一幕幕难以忘怀,根本没有办法投入工作,因此,他们在开工前聘请心理学家给员工们做一些心理调适。(陈 竹)

   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特别专题

   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特别专题

   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图片专题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