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广东人民发出了“灾区需要什么,广东支援什么”的雄迈声音。在灾区一路行来,广东各界活跃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中间,既有来自官方组织的特警、武警、军队、卫生防疫等救援人员,也有来自民间自发组织的志愿者和企业。广东以一个相对成熟的公民社会让灾区人民感受到了广东的不同与可贵。
这样的不同与可贵是有原因的,广东对灾区的承诺也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是广东改革开放30年来所积累的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没有这样的财富,广东人民不可能给予灾区从物到人的足够支援,没有这样的财富,广东也不可能有喊出“灾区需要什么,广东支援什么”的底气,没有这样的财富和优良的医疗条件,广东也不可能给予刚刚抵达广东的四川灾区伤病员以良好的医疗救护。对于灾区人民来说,广东就是他们的家,中国就是他们的家。
一场特大灾难检验的不仅是物力是否充沛,人心是否温暖,还在检验这个社会是否有足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灾难过后,重建工作异常艰辛。在废墟上站立起来,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光靠精神却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如何把精神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广东来说,在本次震灾大救援中充分展现了改革开放所积累的物质与精神的双层能量,与30余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对比起来,这种能量所释放出来的人性之美、责任之美、开放之美、公民之美等等呈现出了迥异的格局。这是一种更充分融入现代文明秩序的格局,更是一种在继续改革开放、继续解放思想的大背景下的格局。
做好广东的事情才能给予灾区更大的支援。灾区重建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历次的大灾难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但我们可以争取让灾区重建工作更快一些、更好一些。这就需要充足的财政保证。昨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一手要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坚定不移地抓经济发展,而且中央财政今年要先支出700亿元以开展灾区重建工作。这个表态充分说明抗震救灾脱离不开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抗震救灾才能又好又快地进行。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已经连续17年成为中央财政地方来源的排头兵,缴纳的比例占1/7强,也就是说,广东发展得更好,就对中央财政贡献的力量越大,就越能够给灾区更大的支援。
在从德阳通往绵竹汉旺镇东风汽轮机厂的路上,一路是倒塌的房屋,瓦砾遍地,一路却又让我看到了希望。在那些寥寥的未完全倒塌的房屋旁,我看到了小商品店移师门外用简易的桌椅重新开张;在村镇的集市里,我看见有人又重新摆卖起蔬菜和其他日用品,而旁边就是废墟。市场的力量就这样再度在灾区的废墟旁发芽。这不就是灾区恢复生命力的星星之火吗?
作为全国最大的外来工输入地,广东的改革事业离不开四川灾区外来务工人员的辛勤劳动,对于许多人来说,四川和广东分别是他们的第一故乡和第二故乡。在包括广东人民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帮助下,灾区人民正在积极开展自救和重建工作,此时此刻,广东的优势正在于将改革的精神、改革的财富、改革的坚韧、改革的气度播向灾区,让灾区人民更及时、更深入地分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果。
社会主义就是要让人民得享福利和平等,市场经济就是要让人民得享财富和自由。当下,广东人民唯有恪守职责,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深入解放思想,深入改革开放,才可能把广东发展得更好,才可能为全国的改革事业、为灾区的重建工作尽更多的责任。这种责任不同于30多年前,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格局下的新责任。而当灾区人民业已点燃那一点点“星星之火”的时候,我将坚信,“燎原”的时刻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