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绵竹市新体育场安置点,牛奶、方便面、饮用水、雨衣等陆续发放给受灾群众。而在接收中国红十字会救灾物资的该会成都备灾中心,捐赠中国红十字会的一批批救灾物资抵达这里签收入库。备灾中心主任姜晓明介绍,该中心每日平均输入2000万元物资,按灾情需要随入随出。
据最新统计,中国红十字会获捐达50.6亿元。这一数额甚至超过解放后该会募得的数额总和。那么,如此多的数额如何接收和发放?真正用到受灾群众身上了吗?
“每一笔款物一旦入库,此后就有了严格管理规程。”中国红十字会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负责人洪俊岭说,按中国红十字会的规定,每一笔都应有10张制式表格,包括接收、入库、分配、下发接收、基层入库、受益人签字等一系列环节,不允许有任何疏漏。
记者拿到相关的一份中国红十字会救灾工作报表,显示5月21日有8000顶帐篷抵达成都,四川省红十字会接收后当日即发送灾区,这批物资来自于日本红十字会,2005年、2006年两年的公益金,香港红十字会等5家的捐赠,表格上还显示数量、单位、单价、总价、分配去向(绵阳、阿坝、德阳)等项目,一目了然。
非常时期,物资调配十万火急。在不延误救援的前提下,中国红十字会打破常规,震灾初期根据灾区所需随收随出,但仍然尽可能严格规程。在洪俊岭的办公桌上,一张“四川省红十字会救灾物资信息管理流程”清晰地标出从捐赠、收货、物资配送和承运、备灾中心入库和出库、目的地接收、返回回单等重要环节。
就大家关心的募捐款物接收、发放监督问题,特别是纪检机关、审计部门介入监督,洪俊岭说:“纪检机关、审计部门介入监督,中国红十字会衷心欢迎,这也是我们的初衷。这有利于督促我们工作的规范化,保证程序不乱、不出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大规模的救灾活动,我们的工作可能会一时难以到位,特别是现在捐赠数量多、品种多、资金大,如果没有纪检、审计部门的提前介入,有可能带来一定的随意性。”
他告诉记者:“中国红十字会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是15日在成都建立的,16日,当地的纪检、审计小组就入驻了。中国红十字会这边是19名工作人员,纪检、审计那边是15名工作人员。可以说,基本上做到了同步。几天来,他们的确提出了很多改进意见,我们也努力靠近他们的要求,从接收、分配、运输直到最终发放到位,我们都在原来的工作架构上,从各个环节及时调整了程序,充实了力量。大家充分沟通,既保证规范性,也兼顾了救灾的特殊性。在这种监督帮助下,我们的工作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洪俊岭说:“我在红十字会工作近20年,参加过大大小小无数次救援,可以说,纪检、审计提前介入监督,这还是第一次。作为前线工作人员,我们觉得无论从心情上还是机制上,这都有助于促进我们向捐赠者负责,更好地为受灾群众服务。同时,这次尝试,也为今后的救灾机制积累了经验。” (记者王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