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12大地震后的日子里,我近乎偏执地盯着电视和网络上的地震信息不能自拔,与同胞们一样为死难者同悲同泣,为获救者和待救者同喜同忧。与以往救灾不同的是:除了军队、政府和官方慈善机构之外,有众多的民间组织和个人直接走向救灾第一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响亮名字——志愿者。
当我们带着对“纸老虎”的质疑进入2008,雪灾、拉萨骚乱、圣火事件、列车相撞、手足口病……一一迎面扑来,国人的情绪简直像坐过山车,直到被惨烈的地震画面击倒。面对坍塌校舍下无数稚嫩的生命,每个人心中都会发出无法自抑的吼声——救救孩子!近一个甲子以来,我们承载了太多的疯狂与麻木,人心开始淌血之际,正是人性复归之时。
在如此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最有力量救灾的是政府,最有热情救灾的是民众。但自1949年以降,民间社会逐渐消亡,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随着经济的发展重新复苏。不幸的是,体制内日益严重的腐败和官僚化,令民间在很多场合与官方离心离德。直到“胡温新政”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提倡建设“和谐社会”,才表达出修补社会裂痕的强烈意向。
但体制的巨大惯性难于克服,当灾害发生的时候,公众一面为温总理在灾区的表现感动,一面对政府部门和官方慈善机构公正性和效率仍存疑问,对善款的使用、帐篷的采购价格以及救灾物资的去向等等,都存在争议。很多人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意愿指定捐款用途,或者委托给信得过的NGO(非政府组织)。此时此刻,民间志愿者的身影出现在救灾现场,是社会走向成熟的标志。
长期以来,官方对民间社会的成长一直心存疑虑,而此次救灾中涌现的大量感人事迹,却无可争议地证明了两者的互补性。不久前,我曾对《南方周末》记者谈到自己的观察:“官方与民间机构各有所长”“现在的混乱是因为过去开的口子太小,待到发生重大事件,各家经验不足。但非政府组织参与集资救援将是发展的大方向。社会责任要分担,不要包办。”(记者/沈亮:《捐赠如何捐?怎么花?》,《南方周末》2008年5月15日)
除了大批志愿者参与救助外,公众参与救灾监督也很有必要。毛泽东在1945年对黄炎培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个庄严承诺,后来一直没有兑现。直到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无须谦让,作为宪法意义上的国家主人,公民不仅有义务也有权利。捐赠人要求官方机构公布善款、物资的明细,与纳税人有权监督政府收支是同一道理,只不过对捐赠的监督更为直接而已。
志愿者的大量涌现,正是出于“人人起来负责”的社会责任感;而民众对政府及官方机构救灾活动的监督,则是“人民起来监督政府”具体体现。执政党和政府如何因应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目前民间积蓄着一股民粹主义的社会能量,通过传递圣火和呼喊“加油”,将这种能量引向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传统思维定式下的政治设计。但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民粹思潮,是一种人民不满现状的、反精英的意识形态,主要特质就是对政府的怨怼。“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鼓动排外情绪必将孤立自己,制造阶级斗争无助于社会和解。如果不能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彻底革除决贪腐之弊,玩弄民粹之火将是一场高风险的政治博弈。
地震中复归的人性和凝聚的民气,令我在敬畏自然之余,倍感有幸生于中国。大地震是地质构造的大整合,也将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976年唐山大地震结束后两年,中国开始了一场社会大整合——经济改革开放。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是否将启动地震中复归的人性和凝聚的民气,令我在敬畏自然之余,倍感有幸生于中国。大地震是地质构造的大整合,也将新一轮社会整合,目前尚不得而知。
中国应该建设成为一个健康和谐的公民社会,在这个理念下,我们人人都是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