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外国政要和媒体继续关注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对中国的抗震救灾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欧洲议会副议长马丁内斯日前在会见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邱小琪时说,欧洲议会对四川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深感难过,对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慰问。他对中国政府在抗震救灾中的非凡表现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相信,中国人民一定能克服困难,战胜灾害,继续发展。
新加坡《联合早报》27日刊登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郑永年的文章。文章说,在地震之后,人们看到了中国制度体系的优越性。中国政府在短时间内动员巨大的力量投入赈灾,这是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拟的。文章说,中国制度所具有的动员能力不仅来自于自上而下的政府动员,也来自于自下而上社会自发的动员。在这次赈灾过程中,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表现出了巨大的、自觉的动员能力,让人们从中发现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凝聚力。
朝鲜《劳动新闻》27日发表文章说,在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面前,中国党和政府动员全党、全国和全民的力量,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当前中国一面抗震救灾,一面筹备北京奥运会。中国党、政府和人民的努力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共鸣,一定能取得成功。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25日发表文章说,鉴于这次灾难的规模,中国政府一开始就知道,必须立即派遣军队才有可能应对。超过13万部队被动员起来,作为这场大规模救灾的先锋,给无家可归者提供帮助,同时寻找地震中的遇难者和失踪者。见到这些军人,幸存者感到宽慰和欣喜,在几十个被毁的村庄都是如此。
新加坡《联合早报》25日发表文章说,重大事件的曲折起伏,大多牵涉民族情感、国家尊严或国际关系,使年轻人在这些事件中迅速选择自己的立场,确立自身的观点,从而在更长远的意义上,形成一代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和姿态。人们也会看到中国的年轻一代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他们知道伸出援手,知道承担责任,知道做出奉献,知道扶助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