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
绵竹安置房小区,留下一条条“苏爱路”
2008年05月29日 09:23:3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5月28日,来自苏州建设集团的工人在四川绵竹灾区安装过渡安置房。 新华社发 江苏施工人员在加快推进安置活动板房搭建进度的同时,对工程质量也是精益求精,施工一丝不苟。 记者 朱 江 摄 在江苏援助绵竹过渡安置房施工现场,为灾区群众搭建的一排排活动板房已初显规模。记者 朱 江摄 “秦淮路”,“紫金路”,“扬子路”……5月28日上午,江苏援建绵竹安置房建设现场,站在最新设计完成的总体规划图前,记者发现,这个安置小区里,有很多条充满江苏味的道路。特别是两条主干道,他们的名字分别是:“苏爱路”,“川江路”。 省建设厅的有关负责人说,小区的规划,把灾后重建与未来城市建设结合了起来,这里的道路,今后将成为绵竹新城的道路。也就是说,在绵竹,将永远留下一条“苏爱路”。 确实,江苏人的爱心在这里,江苏与四川的深情在这里!走进施工现场,记者就被一个个与情、与爱有关的故事感动着。 1500人在工地 见到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李一宁,他忙得满头是汗。穿着短袖衫的他,两只胳膊被晒成了紫红色。“现在秘书长是这里的‘工头’,可我觉得,他已经变成了‘土著’。”江苏省建设厅副厅长顾小平开玩笑说。 李一宁已经连续好几天“泡”在工地上了。6月25日前,江苏要把2万套安置房建成交付,这个任务太重了!从材料运输、现场施工,到后勤保障,都有问题需要协调解决,他每天得忙到深夜。 但江苏的目标是要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顾小平告诉记者,根据新的规划,安置小区的面积由229亩变成了2300亩,将来要有7-8万受灾群众迁入。“我们为了保护小区的环境,现有的树木都保留着,还有一条小溪,会贯穿小区。” 据介绍,开工短短几天,已经建成了150套安置房。“全省13个市都领到了任务,工地上有超过1500名江苏工人在施工。”顾小平说,“现在,工人仍陆续开进,近期将达到6000人。” 女志愿者成了泥瓦匠 28日10点30分,见到苏玲时,她正在帐篷里吃八宝粥。“这是我的早饭。”她说。 她来自无锡,是工地上的志愿者领队。27日晚上,他们6个人加班加点,干了个通宵。而苏玲,也客串了一把泥瓦匠。“这次工地上用了很多我们公司的材料。但我是做销售的,没有安装活动样板房的技术。”苏玲说,于是,自己就打打杂,为已经安装的房子用水泥勾缝。 “这个活看起来简单,做起来才发现,不仅累,还需要技巧。”苏玲深有体会地说,首先,水泥和胶水的配比就很有学问。第二,刷的时候,多少、厚薄,都要把握好。我的第一刷,看着刷上去不少。可水泥一干,又都掉下来了。不过,经过勤学苦练,终于上手了。同事们跟我开玩笑,今后,自家刷房子,可以自己干了。 工地上女孩子不多,第一天晚上,她就只好住在了车里。后来,领导考虑到她的不方便,临时为她安排了一家酒店住宿。苏玲说:“我觉得,这是人生中一段难得的经历。” 取消订单派来救灾车 张春晓T恤衫上的字透露了他的身份——“徐工集团与灾区人民心连心。” 果然,他是从徐工集团来的,是营销分公司行政处的处长。“我们在工地上有9台大型机械,其中5台压路机,4台平整机。”张春晓说,他们的任务就是平整、压实土地,让安置房地基更牢固。他透露,“我们这些都是新装备,是公司取消了原有订单后,派过来的救灾车。”算下来,他们价值近400万元。 其实,在5月12日大地震发生后,徐工集团就立刻调集了100辆吊车,紧急赶往灾区。其中有大部分,是原来发往四川以及附近的订单。“目前,这些吊车,依然在灾区的各个灾后重建现场。”张春晓说。(记者 朱新法 翟慎良)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谢旭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