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
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全国人民支援抗震救灾全记录
2008年06月01日 10:38:2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应对灾害,国力为基。从中央到地方,从部门到企业,各地区各部门倾力支援的背后,是改革开放30年积蓄的实力 这是四川省什邡红白镇受灾群众居住的帐篷(5月24日摄)。汶川地震发生后,帐篷成了许多受灾群众临时的家。据四川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供的消息,截至5月28日,已有44.7万顶帐篷下拨四川灾区,尚需帐篷157万顶。新华社记者王晔彪摄 一部人类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自然灾害导致的人类劫难,不仅锤炼着一个民族的意志,也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国力。 这是一组令人难忘的数字-- 汶川特大地震后,财政部在5月12日当晚就向四川省紧急下拨了7亿元的地震救灾资金。随着灾情严重性和抗震救灾需要的进一步明确,财政投入连日“翻番”地涨: --到14日,灾后第3天,中央财政已累计下拨救灾资金11.1亿元; --到20日,灾后第9天,财政救灾总投入超过117亿元; --到26日14时,财政救灾总投入达到了166.26亿元; --截至31日12时,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225.7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82.98亿元,地方财政投入42.8亿元…… 汶川大地震后,国务院决定在3个月内向灾区困难群众每人每天发放1斤口粮和10元补助金;3个月内为地震造成的“孤儿、孤老、孤残”每人每月提供600元基本生活费。 为及早谋划和适时开展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工作,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举全国之力多渠道筹集灾后重建资金。中央财政今年先安排700亿元,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明后年继续作相应安排。 5月22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四次委员长会议,听取国务院关于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抢险及救灾工作情况的汇报。会议明确表示,支持国务院集中财力投入抗震救灾的安排,“以抗震救灾、保障灾区人民生活为根本,一切从抗震救灾工作实际情况出发,需要多少给多少”。 一项项含金量十足的举措,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这一切,都离不开改革开放30年积蓄的雄厚国力。 5月22日,在德国法兰克福的募捐活动现场,人们用蜡烛摆出心的形状和“川”字。当天,德国川渝同乡会、同济校友会等26个华人团体在法兰克福举行为中国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活动。新华社记者郇公弟摄 与32年前发生唐山大地震时相比,今天的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物资储备充足,企业充满活力,人民生活富裕。国强,使得我们“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有了坚实基础;民富,使得危难关头社会各界挺身而出有了更壮的底气-- 5月15日,在不到一个小时内,17家企业在全国工商联就捐赠了3700万元的现金和物资。 5月18日,在《爱的奉献》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上,逾15亿元人民币的现场募款,创下了我国募捐活动的最高纪录。 5月27日,86家中央企业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设立“5·12灾后重建中央企业援助基金”,向地震灾区捐款3.5336亿元人民币。截至5月26日17时,共有150家中央企业捐款捐物32.07亿元。 涓涓细流,汇聚成川。截至31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401.02亿元,实际到账捐款360.08亿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区需要什么,我们就支援什么”,成为各地共同的行动-- 25日18时,北京大红门货运站。“抢10675号”专列隆隆驶出,奔向灾区。42节车皮里装满了节能屋、帐篷和大量的牛奶、食品、药品、瓶装水、棉衣、棉被及其他生活用品。 与此同时,在上海,在浙江,在广东,在重庆,在河南,在江西……在南海之滨,在雪域高原,在松花江畔,在美丽的草原……全国各地捐助的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向灾区汇集。 在本地帐篷储备告罄、对口支援单位仍急需帐篷的情况下,广西想方设法回收了一大批帐篷精心修补后紧急发往对口支援的四川省黑水县灾区--全国已有21个省区市开始了对口支援灾区行动,帮助解决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协助灾区恢复重建和发展经济。 这是一次规模浩大的转移行动-- 连日来,一趟趟紧急转移灾区重伤员的专列、专机从四川灾区奔向广州、西安、天津、济南、上海、南京、昆明、石家庄……截至31日12时,因地震受伤住院治疗合计89818人,已出院59877人。重庆、湖北、广东、湖南、山东、浙江、江苏等20个省区市共接收四川伤员9245人。 这是一幕振奋人心的生产场面-- 浙江湖州一家企业承担了为灾区生产5万顶帐篷的紧急任务。缝制车间里,500多台缝纫机在不停运转,800多名工人紧张地工作。为给1400多万受灾群众提供遮风避雨的临时住所,全国各地的救灾帐篷、救灾过渡安置房生产企业,正加班加点,24小时不间断地加紧生产。 雄厚的国力,来源于长期的发展;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更要靠发展。 一手毫不松懈地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坚定不移地抓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各地区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 每一次灾难,都是一种洗礼;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重生。尽管抗震救灾依然处在紧要关头,确保中国经济列车平稳较快前行的任务格外艰巨,万众一心、奋发图强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夺取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硬仗的双胜利。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陈天怀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