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在四川省工业灾后重建座谈会上表示,国家已就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专门成立规划小组,温家宝总理明确要求该小组在三个月内拿出一个总体规划及六个专项规划。
磨刀不误砍柴工。灾区经济的恢复与重建固然有其特殊性、紧迫性,但就本质而言,这项工作依然要受经济规律的支配,要依科学规划的指导,避免陷入欲速则不达的怪圈,目前的一系列安排,势将有助于奠定良好的开局并为最终胜利的取得提供坚实保障。
为了救援受灾群众,各路大军、各类物资正在源源不断运抵灾区。各级财政为此已经紧急调拨数百亿元,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举全国之力多渠道筹集灾后重建资金,仅中央财政今年就将安排700亿元用以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明后两年继续再作相应安排。应该看到,依据如此巨大的投入,我们不仅必须、而且能够,把灾区经济提升到比灾前更高的水平。
除了灾民安置等迫在眉睫的工作外,灾后重建须在充分摸清灾情的基础上,通盘考虑灾区各种禀赋条件,详尽可行地设计出适合受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规划。因为按照产业布局一般规律,伴随大量直接投资迅速集聚,接收地区的经济自会出现结构升级与规模扩张等短期改善,但从长期来看,如果当地不能借此契机相应形成生产配套和制度变革,已经“落地”的产业仍会出现衰退或转移。
但是,做好灾后重建的前期规划并不容易。从理论上来说,政策、规划的目标在于优化特定地区的产业结构,但实践也表明,不合理的政策、规划反倒可能成为一地经济失衡的主要成因。我们之所以在此特别强调这一点,最主要的考量在于,灾后重建几乎必定是一个政府主导的过程,因此也就很容易带出一道额外的难题,即,如何将国家直投限制为市场信号而非直接构造微观经济的手段。
任何行之有效的规划,都要事先考虑到以下几点因素:其一、规划发挥作用的基础是否具备;其二、规划所需要的政策手段的效力是否充足;其三、规划是否存在逆向发挥作用的力量;其四、规划的执行过程是否恰当。综合这几点来看,总的原则是侧重于宏观性、系统性、导向性和长期性,着力培育起与之相适的产业和政策环境。
针对上述分析,政府的前期规划和后期投入重点应集中在:强化保障体制,维护社会稳定;实施制度创新,改善投资环境;改造基础设施,加深区域联动;引进先进技术,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职业培训,鼓励民间创业,等等。我们认为,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最终实现灾区经济的自我造血,而只有最终实现了灾区经济的自我造血,才能真正宣告灾后恢复与重建大功告成。
人间多歧路。汶川地震受灾的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地理条件比较恶劣,天灾造成的后果又极其惨重:据不完全统计,除了大量人员伤亡外,仅四川一省就有22428家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灾害,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灾情最严重的地方,重建工作所能立足的几乎只有废墟残垣。但是,困难吓不倒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困难难不倒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中国的西部一定会重新矗立起一座座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