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国家减灾委首席专家:减灾应纳入“大部制”
2008年06月05日 14:05:1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中国应考虑成立“减灾部”,将有关灾害的部委和局纳入,联网形成中央灾害信息系统,与各省市联网形成国家灾情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应用国家通信、卫星及遥感共用系统,汇集与灾害相关的气象、海洋、水文、地震、遥感、灾情等诸多资料或信息;开展重大灾害的预测评估、辅助决策和紧急救援等工作,形成现代综合减灾系统 中国政府救援应急体系的运转,在这次地震中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动作迅速,从国家主席到总理到下面的县、镇,反应都很迅速;二是机构很多,几乎所有的部委都发动起来了,例如卫生部、民政部、水利部,甚至包括组织部;三是民间组织配合政府发动起来。 正因为参与部门多,协调工作非常复杂。这会让救灾的效率打了折扣。而从世界范围来看,综合减灾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中国也应该组建一个保护13亿人的减灾体系。 在我看来,这个体系包括三个部分:行政、科技力量和人才培养,理顺条块分割,统一机构是最重要的一环。 中国根据具体灾种设立具体防灾部门,但缺乏一个超越各部门之上的综合防灾机构。尽管形式上,国家减灾委员会由30多个部委成员参加,但它主要是一个协调机制,没有钱、没有人,也没有权力。国务院应急办公室归在国办下面,级别很高,权力也比以前大,但仅有25人左右,与国务院总值班室其实是一套班子,其实质上仅相当于一个中转机构。 中国的大部制已初步建成,但在灾难方面,仍是“九龙治灾”:国务院应急办公室、中国气象局、水利部、国家海洋局、中国地震局、民政部、农业部、林业局、环保总局,现在都是各自为政。地震局根据震级发出警报,民政部则根据受损情况报灾害级别,两者报的灾害级别甚至不一样。问题出现了,就由一个部门牵头组建一个临时机构开始救援。但一个灾害往往引发出多种隐患,需要有统一的综合防灾减灾体制和权威的统一防灾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各个部门。 我们应考虑成立一个“减灾部”,将有关灾害的部委和局,联网形成中央灾害信息系统,与各省市联网形成国家灾情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应用国家通信、卫星及遥感共用系统,汇集与灾害相关的气象、海洋、水文、地震、遥感、灾情等诸多资料或信息;开展重大灾害的预测评估、辅助决策和紧急救援等工作,形成现代综合减灾系统。 目前,与减灾有关的部门人员从中央到地方有好几十万人,我们应该把这几十万人集中起来,组成一张大的减灾网。而这几十万人不能像现在这样只考虑某一个灾害,而要考虑所有的灾害。平时要对他们进行训练,将其打造成一支常备的减灾队伍,当灾难发生的时候能够很快启动。 此外,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不必纳入减灾体系,但是需要有很好的联络系统,并使其规范化。20多年前,美国政府面对一系列自然灾害及各种突发事件,设立了总统直接领导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该局有2600人,设10个分区,专事国家灾害和突发事件管理。FEMA平时就做很多准备,虽然只有两千多人,但他们有专门的训练,专门的方案,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员,专业的系统,一旦灾难发生就可以很快启动,当地政府只需要做财政上的工作。这套系统是很起作用的。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政府下决心于2002年成立了“国土安全部”,把FEMA及许多相关部门聚集在此部门之下,力求解决上述国家重大国土安全问题。近五六年,世界许多国家,如俄、日、法、韩等国都纷纷建立处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机构。(作者王昂生为国家减灾委首席专家) 点击进入汶川地震中国救灾网专题 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特别专题 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图片专题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谢旭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