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通胀周期性压力加大 中国经济格局将如何改变
2008年06月08日 08:16:16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从2007年开始,由于需求拉动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开始转化为成本推动的总量性通货膨胀,中国的经济发展格局可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我国经济潜在的通货紧缩威胁是长期的。与通货紧缩威胁的长期性相对应,从经济周期性特征上看,2008年可能是我国进入通胀周期性压力最大的年份。2007年,按我国初步核算的GDP计算的平减指数,物价总水平的上涨达到4.98%,而消费价格指数(CPI)已经达到了104.8,按照一般国际标准(超过3%),这已经是形成了值得关注的通货膨胀,或者说,通货膨胀已经从结构性转化为总量性了,只是尚未达到极为严重的地步。2007年以来的通货膨胀率上升,目前看来很难在短期内迅速降低,因为目前的通胀更具周期性特征,而这种周期性特征既受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又受体制性因素影响;既有长期因素作用,又有短期因素作用;既有需求方面的因素,又有供给方面的原因;既有其一般周期性的特征,又有其特殊阶段性的特点。影响当前价格总水平变化的需求和供给因素 需求方面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增长过快、银行流动性过多和国际收支失衡等方面。 先看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增长过快。自2003年以来,我国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一直在20%以上。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6.7%,2004年为26.6%,2005年为26%,2006年为24%,2007年是24.8%。投资增长过快有经济发展阶段上的原因,也有地方政府发展当地经济的意愿而鼓励投资方面的原因,还有从微观层面看的企业不断增强的投资意愿和能力。过快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为现实经济活动带来了一系列失衡,但从目前情况看,这种趋势虽然已经受到一定的抑制,但仍然可能延续下去。 再看银行流动性过剩。2003年以来我国持续的经济增长,使国家、企业和居民的收入都明显增长。这些收入除了用于投资和消费外,相当一部分转化为储蓄,其直接结果是商业银行的存贷差持续加大,增大了商业银行的寻贷冲动。广义货币 M2的投放量和增长速度虽然在紧缩性货币政策下得到了一定控制,但并没有都兑现到价格上,没有物化到投资品和消费品的购买上,而仍然是储蓄或者是货币,这就是流动性。 第三看国际收支失衡。资本项目下大量外资流入和大量贸易顺差,使中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明显的失衡。2007年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了1.53万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43.3%。维持1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需要10万多亿元人民币,如此多的外汇占款,意味着除了正常的基础货币供给的通道(银行信贷)外,外汇储备的增大也使得人民币的投放额度不断增大,实际上是通过两条通道投放货币,从而使得流通中的货币迅速增加。 从供给方面看,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通过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最终将导致国民经济成本结构的变化,逐渐地转化为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与此同时,市场背景、增长背景和发展背景的长期变化所导致的生产成本的周期性变化,也可能从供给方面加剧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 首先是市场化进程对于生产成本的影响。相对于商品市场化的改革而言,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是滞后的。在各类要素市场发育中,劳动市场化速度相对较快,但资本、土地及公共用品的市场发育速度仍显迟缓。相应地,在基础设施、公共环境、自然资源等方面,产权界区的含混,导致了普通的市场失灵和严重的外在性,因而真实消耗难以充分通过市场内在化为厂商的成本,而政府职能转换和机制改革的滞后又难以弥补这种外在性,使中国经济中大量的真实成本和费用是以隐蔽形式存在的,没有计入现实的价格。对资源的过度使用、对环境的破坏、对基础设施的超前折旧,这都是成本,实际上是要付出代价的,应当计入到现在的价格中。但由于体制和社会发展阶段上的原因,这些成本并没有计入到现在产品的价格中,而是把这些费用留给了将来。将来再用的时候要弥补现在的损失,这就增大了未来的生产成本。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现在治理环境、改造城市或进行基础建设的很多支出,都是在为上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的经济增长埋单。我们当时获得的GDP,现在要用更多的中间投入去冲抵。 其次看增长因素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已经使我们面临着国内资源枯竭的威胁,有限的供给和无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能源和矿产资源的价格上涨。在我们的国内能源和自然资源满足不了需求时,我们不得不在国际市场上寻求资源,而国际市场上目前出现的能源、矿产资源、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现象,必然会加大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中国经济的中间成本,从而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 第三看发展因素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在生产要素上的比较价格优势,我们可以通过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甚至体制,利用中国劳动力、土地及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获得超常的经济增长。但是这种比较优势不是不变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生产资料在内的生产要素价格会不断调整。而劳动力价格的调整从居民家庭看是收入增加,但在企业看来就是成本的提高,企业利润和国家税收也是如此。在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提高的同时,企业、地方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成本必然也是提高的。而这部分生产成本的提高,不可能完全用生产率的提高来冲抵,所以价格总水平逐渐地、适度地提高,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如果不是这样,那么经济活动中积蓄的成本压力,就会在一定的时期集中地释放出来,从而形成较大的通货膨胀冲击。 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在经济发展史上,低收入国家阶段性通胀水平通常很低,因为增长速度慢,也因为市场化程度低,但当经济进入工业化加速时期,由于需求持续扩张,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要素成本持续上升,通胀会进入高水平,经常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当经济发展进入较高阶段时,通胀幅度会逐步下降。中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时期,如果经济增长率保持在 6%~8%,预计到2030年我国将能完成这一过程。在这一阶段,按照一般规律,经济增长本身是会产生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的,适度的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对于在经济增长中理顺各种价格关系、推动与工业化相适应的市场化进程都是必要的,但必须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当前通货膨胀对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产生的影响 中国目前的价格上涨的势头已经有所减弱,但表现在指数上仍然较高,这说明紧缩的货币政策收到了成效,但仍然需要其他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与之配套。2008年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有可能发生重要调整的一年,原因在于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升高两者之间寻求均衡的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而以下几个问题是需要关注的:第一,前几年失衡的结构性矛盾的特征,使得淡化总量、强化结构调整的政策成为自然,也就是对总需求难以明确是紧缩还是扩张,进而强调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结构调整,这种政策是否要调整为总量从紧注重结构的政策倾向?第二,同样原因,前几年"松紧"结合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格局,即财政政策总体上仍在扩张而货币政策持续收紧,是否要向"双紧"政策转变?第三,国际收支领域中的失衡所导致的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大,远远超出正常储备额所形成的大量外汇占款,进而大大加重了通胀的压力,由此使得人民币升值压力不仅是来自国外力量,同时也是我国经济自身降低通胀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由以往的外部压力,转变为内外的双重压力,因此,汇率政策是否会有大的调整,以加快人民币升值? 应该看到,2007年以来的通货膨胀与2004年的价格上涨有明显的不同,如果说2004年的价格上涨能够通过控制需求而得到迅速的平抑,并且不会对经济增长本身带来明显的影响,那么从2007年开始,由于需求拉动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开始转化为成本推动的总量性通货膨胀,中国的经济发展格局可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第一,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已经在抑制过度通货膨胀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是各种长期矛盾的集中反映,解决这些矛盾也需要经过长期的过程,因此,在就业、经济增长等经济发展目标不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目前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偏高的局面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第二,加速工业化进程所要求的深化市场体制改革,将可能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商品市场化和要素市场化进程。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相当程度上仍然是增长导向的。从2003年起中国开始出现明显的能源短缺,在改善这种短缺时我们采取得更多的是行政手段而不是经济手段,注重改善供给而不注重抑制需求,在许多情况下甚至通过牺牲市场经济的原则来保证经济增长,电力价格倒挂、成品油价格倒挂的问题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与商品市场相比,要素市场的发展更为滞后,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土地市场,都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固然需要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但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市场本身的机制为它提供运行基础。 第三,生产成本和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我国原有的比较优势,这要求中国通过扩大内需来保持最终需求的拉动,同时提升以加工出口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的技术水平,改善中国产品的出口结构。 第四,经济增长率可能会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上。从2003年到现在,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10%以上的增长率,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甚至接近了12%。在低通胀的基础上能保持这么持久的高增长率,是中国在新世纪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现在,无论是从汇率法看还是从购买力平价法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但和其他规模相近的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产业结构还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这就使中国的生产过程对能源和自然资源有更大的依赖。在经济规模到达现在这种水平的情况下,如果不转变生产方式,仍然把增加投入而不是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手段,经济增长很可能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价格总水平的大幅上升实际上反映了市场机制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有可能放缓,但增长率仍然会保持在8%以上。但由于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扩大,这样的增长率所带来的增量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仍然会相当大。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作者:
编辑:
谢旭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