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绵阳“空城”记忆
2008年06月11日 23:39:0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新华网四川绵阳6月11日电(新华社记者)历史会记住这样一座城市。 它还没有从8.0级大地震中回过神来,就要面对近2.5亿立方米堰塞湖的灭顶之灾。 它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撤离疏散130万人口,而且要保证没有一个人伤亡。 它如此美丽,如此悲壮,又如此坚强。 它的名字叫——绵阳。 空城印象 端午节,晚上8点,这该是一个城市最热闹最瑰丽的时间。记者乘车驶在绵阳市街头,看到的多是黑暗和沉默。 位于绵阳市中心的临园路,车流稀少,街上偶有往来的行人。街头两侧的店铺绝大多数关门,要想找到一家开门营业的饭店,得开着车在城区转上几圈。 涪江两岸的居民楼和商用楼基本上人去楼空,一排排黑压压的建筑,面对着灯光稀少的涪江。 搭记者车的,是一位大学毕业刚刚开始工作的女孩,“知道我为什么选择绵阳吗?就是因为这里的夜晚特别热闹,特别美。”望着窗外冷冷清清的街道,女孩没有再说下去,泪光点点。 绵阳,古称“涪城” “绵州”,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如果你是第一次来到绵阳,绵阳人会这样骄傲地向你介绍: 这里是大诗人李白的故里,自古就有“蜀道明珠” “富乐之乡”之美誉。 这里是国务院批准建设的科技城,平均每四个绵阳市民中就有一个是科技工作者。 这里还有很多“响当当”的标签——“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城市”…… 然而突如其来的灾难并没有放过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 绵阳市委书记谭力说:“这次地震对绵阳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据目前的初步统计,绵阳去年的GDP是800多亿元,但这次一下就损失了2000多亿元。” 最新受灾情况统计,全市因灾造成人员死亡累计21963人,失踪累计8744人,受伤累计167742人。 当幸存的绵阳人认为这场生死浩劫已经过去时,他们万万没想到,比地震威胁更大的洪水就在眼前。由于地震而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成为悬在绵阳130万人头上的定时炸弹,一旦溃决,给人们带来的将是灭顶之灾。 5月21日,绵阳市政府及有关方面制定和下发了《北川县湔江唐家山堰塞湖下游沿岸的撤离疏散方案》。 5月26日13时,绵阳市唐家山堰塞湖疏散群众工作广播电视动员大会在绵阳师范学院召开。 短短几天之间,主动投亲靠友,政府组织疏散,绵阳清晨的鸟语花香仍在,但已人去城空…… 于井子是上海普陀区人民医院的护士,她这样描述5月27日到达绵阳时感受:“车行驶在路上畅通无阻,大部分商店是关门的,市区空空荡荡。” 在绵阳晚报工作的李霞告诉记者,她家所在的市区南河花园,虽然不在必须撤离的三分之一溃坝区,但居民有的去了外地的亲戚朋友家,有的上山住帐篷,从5月底开始,她家成了居民楼里唯一一户人家。 百万人大撤离 绵阳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胡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绵阳市城区固定人口是80.8万人,加上流动人口,城区共有约130万人。目前,除去转移到山上临时居住的20多万人,城区剩下的人口大约为30多万。 从130万到30万,这意味着由于余震和堰塞湖的双重威胁,汶川大地震后,有近100万人离开了绵阳城区。 记者拨通了寄住在成都姑姑家的曾红的电话。曾红此前在绵阳一家酒店里打工,来绵阳已经五年了。“我是25日到了成都,我工作的地方在三分之一溃坝区,当时堰塞湖的水位一天天在上涨,政府也鼓励有能力的市民投亲靠友。”她说,“等堰塞湖的情况缓解了,酒店开业了,我肯定回去。” 在银行工作的市民王天全告诉记者,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他就把妻子和女儿送回了南充老家,他家住在新益大厦附近,虽然是全溃区,自己还是在山上搭了顶帐篷,白天上班,晚上住帐篷。“有时候实在忍不住,溜回家里洗个澡,做顿饭吃。” “我对堰塞湖的感情真是复杂极了,一方面希望泄洪慢一点,别对市区造成太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希望洪水问题一下子彻底解决掉,真是想家了啊!”与王天全相比,已年近60岁的沈勇情况更难一些。他家在游仙区富乐街道,是必须撤离的三分之一溃坝区。5月30日晚,沈勇和老伴被转移到位于富乐山公园半山腰的一个安置点,这里安置了这个街道需要转移的2.7万人,俨然一座“帐篷城市”。 “本来以为一两天后就会回家,可是没想到一住就是十天。好在政府逐步解决了热水、洗澡、医疗等一系列问题,总的来说,我们对政府的组织还是满意的,这是为我们老百姓的生命负责,但帐篷里面太热了,心里面还是急呀。” 沈勇说。 与沈勇一样,从三分之一溃坝区里转移安置的人共有21万多人。21万人的吃喝拉撒,对于已经处在抗震救灾和堰塞湖排险双重压力下的绵阳市政府而言,考验可想而知。 绵阳市委书记谭力坦言:“我们的避险工作可以说是非常到位的,但是压力非常大。我去安置点看望群众,上千群众围着我,他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放水?’很多群众不知道,我们的避险工作要按最坏的打算来做,以确保万无一失。” 从最初忙着解决厕所、热水、医疗、治安问题,到给群众准备好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像电视、棋牌、露天电影等,富乐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王庆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几天几夜没睡觉了,就连每天的碰头会都只能安排在凌晨召开,“我也很想让大家休息一下,但没办法,现在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最后的坚守者 尽管城区人口减少了大半,但绵阳市的秩序依然平稳。在这背后,是这座城市成千上万名连续多日坚守岗位的守护者。 从5月13日一直到今天,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干警陈光良的家安在了自己的汽车里,就是在这样一个临时的住所,陈光良每天也难得睡上几个小时。 地震发生后,陈光良被抽调到九洲体育馆受灾群众安置点维持秩序。这里安置了来自北川等重灾区的受灾群众,最高时候有将近4万人,现在还有4000人。唐家山堰塞湖险情出现后,他家所在的东津路沈家坝是三分之一溃坝区,但他根本没有时间回去看一看。把已经退休的妻子打发到成都的亲戚家里,儿子就在唐家山堰塞湖现场施工,自己白天上班,晚上车里“窝”上一会儿。 地震发生后,占绵阳城区供水80%至90%的市水务公司加快了对水质的检测频率,以前每周检测的项目成了每天检测,以前每天检测一次的项目,成了每两个小时,甚至每一个小时检测一次。 除一个因伤被送往重庆治疗外,绵阳水务集团500多名职工全部在岗,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工作中。很多职工干脆住在了厂里。 绵阳市工会副主席贾智艳用“生命的极限”这个词来形容震后的这段日子。她告诉记者,从5月12日以来,所有政府的工作人员没有一天休息过,最忙的时候几天几夜没合眼,甚至连坐一下都是奢侈的。有一次开车的途中,她竟然睡着了两次。 当大批市民在堰塞湖的危险下撤离绵阳城区的时候,护士于井子和她所在的上海普陀区人民医院医疗队到达了绵阳。于井子说:“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必须是留守到最后的人。一旦洪水警报拉响,我们要协助当地的医护人员共同转移剩下的病人。” 6月10日7时42分,令人振奋的消息终于传来:唐家山堰塞湖洪流按照水利专家和抢险官兵们的设想出现了重大转折。下午1时左右,洪水冲入绵阳城,绵阳城区安然无恙。 10日15时15分,市委书记谭力宣布解除洪水橙色警报。“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个时刻,这是绵阳人民的一个重大转折!从这一刻起,绵阳人民摆脱了堰塞湖洪水的威胁,安全了!”这位一向镇定从容的硬汉子,激动难抑,“我要向绵阳人民致敬,向所有坚守在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致敬。” 紧绷多日的神经终于在这一刻放松了。安置点的群众奔走相告,击掌庆贺。在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很多在场的工作人员眼中涌起泪花。 从6月11日上午起,大批撤离疏散的绵阳市民开始返家…… “空城”很快将成为记忆,绵阳的活力正重新焕发。(参与采写的记者董素玉、朱立毅、林艳兴、肖春飞、姚润丰)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谢旭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