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与中日韩武装部队国际救灾研讨会”外方代表高度评价中国军队汶川地震救灾工作
新华网石家庄6月12日电(记者林立平 曹国厂)出席正在此间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武装部队国际救灾研讨会”的外方代表对中国军队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救灾中的快速反应和高效救援给予了高度评价。
马来西亚武装部队陆军医院院长穆罕默德·阿米·本·穆斯兰表示,中国军队能够在短时间内就动员起大量的官兵投入救灾,这给他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中国让军队率先参与救灾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中国军队先进的设备也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
文莱驻华武官瓦尔迪·拉蒂普表示,中国军队反应迅速,在地震发生后立即赶到了现场,所有的营救和救灾工作随即展开。“我认为这反映了中国军队的指挥系统是多么的高效。”他说。
来自韩国国防部的李浩俊说,中国的士兵们表现得非常好,他们艰苦的救灾努力和为人民着想的精神都令人印象深刻。
来自泰国皇家武装部队联合民事事务局的匹拉瓦特·尤哈南达那表示,军队拥有设备和人力,能够在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军队在汶川地震救灾中及时、快速,并且对灾民进行了无微不至的照顾。
东盟秘书处东盟地区论坛小组组长普拉塔普·帕拉梅斯瓦兰表示,中国军队的快速反应本身就是胜利,加上他们的专业性和拥有的装备,使得他们能够很好地处理灾情。“我们在研讨会上学到了中方的做法,希望‘10+3’内其他国家也都能加强军队能力建设,以应对可能的灾害。”
来自老挝人民军总参谋部的帕特哈那·波特恰克说,中国军队在救灾中体现出了高水准的技术和专业能力。回国后他将向国内介绍中国军队的救灾经验,以提高老挝人民参加救灾的能力。
与会的外国代表们也对中国遭受的特大地震灾害表示了同情和慰问。泰国的两名代表还以个人名义通过研讨会主办方向灾区捐款700元人民币。
“东盟与中日韩武装部队国际救灾研讨会”于10日在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开幕,为期三天。继去年举行首次会议后,今年的会议旨在就“10+3”框架下武装部队国际救灾的务实性合作展开研讨,涉及救灾合作的法律保障、协调机制构建和标准操作程序等问题。
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特别专题
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图片专题
点击进入现场报道
新华社记者灾区一线采访手记
点击进入汶川地震中国救灾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