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福建省会。“因州北有福山”,故名。又因九百多年前就遍植榕树,“绿荫满城,暑不张盖”,又有“榕城”的美称。福州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1043平方公里;总人口480多万,其中城区人口116万。现辖鼓楼、台江、仓山、马尾、晋安五个区和福清、闽侯、罗源、连江、长乐、平潭、闽清、永泰等二市六县。
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名城。唐开元十三年设福州都督府始称福州。五代梁开平二年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风景秀丽的乌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内,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三山”成了福州的别名。
福州人杰地灵,贤才辈出。早在唐开元间就设置了丽正书院。在贞元、元和间学者益盛,当时大文学家韩愈曾赞誉“闽越有奇才,季民通文书,与上国齿”,认为福州文化水准与京都长安相等了。五代时福州设立了招贤院和四门学(即大学)。宋代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巢经楼。当时的石鼓书院与庐山白麓、衡山岳麓、南京应天等三大书院齐名。据志书记载,仅宋朝福州府中进士者高达2247人,其中中状元者9人,如许将、陈斌、林昭年、王仁堪、黄璞、郑杏元等。出现了音乐理论家陈日易、词人张元干等。明清之后福州更是人才辈出,如明代礼部尚书曹学全、经史文学家林瀚、福清人叶向高在朝独相十三载、清代编辑《古今图书集成》的陈梦雷、编辑《古文析义》的作家林西仲、民族英雄林则徐、马尾船政的兴办者沈葆祯、海军老宿萨镇冰等。此外近代史上还有黄乃裳、林森、陈宝琚陈绍宽以及方声洞、林白水、郑振铎、谢冰心、胡也频、林觉民、邓拓、侯德榜等著名人物。
福州风光秀丽、名胜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级名胜风景区、省级名胜风景区。有岩洞幽奇、题刻如林、古刹生辉的“石鼓”名山;有被中外游人称为“海上仙境”的平潭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有被宋代著名诗人辛弃疾为“未嫁西施”的西湖公园;有岩洞湖泉兼备,以盛产灵芝而得名的青芝山;有“雅胜鼓山”的石竹山以及方广岩、白岩、碧岩、姬岩、三十六脚湖、十八重溪等30多处名胜古迹。闻名海内外的一批文物古迹,有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祠堂、李纲墓,有举世罕见的开元寺大铁佛,有誉为“天下四绝”之一的乌山般若台记,有为纪念百年前中法海战牺牲的中华烈士而修建的昭忠祠,有中国金石史上奇迹的枯木庵树腹碑以及闽中名刹涌泉寺、西禅寺等等。福州还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温泉群、久负盛名的闽菜、巧夺天工驰名天下的“三宝”(寿山石雕、脱胎漆器、软木画)等传统工艺。目前,福州市文物古迹属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林则徐墓、华林寺大殿等2处。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鼓山摩崖石刻、瑞岩弥勒造像、林则徐祠堂、枯木庵树腹碑、三峰寺塔、龙江桥等45处,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39处。
近年来福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福州机场扩建改建后,已开辟30多条国内外航线。将于96年建成投入使用的长乐国际机场,年货运量可达20万吨,年旅客吞吐量可达1000多万人,可满足波音747-400与麦道-11等航运机型全天候起降。福州港远洋货运航线可通达世界1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各主要港口。铁路1994年旅客发运量完成400多万人次。福州至厦门高速公路已在筹建之中。电力建设突飞猛进,华能福州火电厂已发电,水口水电站三台机组正式运行。福州邮电通讯设施开创了我国使用全电子设备进行通讯新纪录,可与世界170多个国家或地区直接通话,还开辟了国际特快邮递业务。
对外开放给福州旅游业注入了蓬勃的生机。目前,我市已拥有涉外宾馆、饭店28家,其中四星级的西酒、外酒、温泉;三星级的闽江、东湖、华侨、闽都、融侨等。有中高档床位8000多张,旅游车辆600多辆;设置了涉外购物、餐饮定点单位25家。改造和扩建了鼓山、西湖、石竹山、青芝山、方广岩、台山等旅游景区(点)70多处,建立下沙海滨度假村、平潭龙王头海滨度假区、卧龙山庄、双安别墅以及各类游乐园30多处,创造了一年可接待境外游客18万人次、年营收十亿元人民币的产业规模。福州旅游业的发展,为福建省接待境外游客人数、旅游创汇进入全国第四位作出了有力的贡献。福州已成为祖国东南沿海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深深地吸引着海外赤子和国际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