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长三角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中国驻以科技参赞解析国家创新

   以色列,世界三大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在希伯莱语中,“以色列”的意思是“与神摔跤获胜的人”。建国60年来,以色列每年人均GDP已达到2.3万美元,跃升成为“整体人类发展度最高的国家”。以色列高科技新兴企业的数量仅次于美国。

   以色列为何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5月9日,本报“科技创新域外行”采访团专访了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科技参赞周国林,听他解析一个国家的创新之路。

   用“智慧”换发展

   周国林介绍说,以色列的自然禀赋非常有特色,那就是三大“不平衡”。以色列处于亚洲西部,是亚、非、欧三大洲结合处,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却也带给以色列永远的纷争;以色列濒临广袤的地中海,却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水面积不到1%;以色列人中约80%是犹太人,他们素以头脑聪慧和善于经营出名,但以色列却缺少土地,国土面积只有2.2万平方公里,其中沙漠还占据了一半。

   正是这样“不平衡”的自然禀赋,再加上国内市场狭小,促使以色列坚持走科技强国之路,用“智慧”换取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许多高科技公司一开始就着眼于全球,在世界各地大显身手。

   拥有众多令人瞩目的世界“第一”

   周国林说,人口总数只有715万的以色列,却拥有众多令人瞩目的世界“第一”。首先是以色列政府的研发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排名全球第一,去年总量为67亿美元,占GDP比例高达4.5%。其次,多年来,以色列国家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都在10%左右,是世界各国中最高的。如此高的教育投入,直接带来这样的结果:以色列万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比例高居世界第一。

   以色列的强国之路,被誉为二战后的“世界奇迹”,国家经济不仅取得惊人成绩,而且在一些科技领域,例如光纤、印刷电路板、电子光学检测系统、热成像夜视仪、电子光学机器人和电子光学制造系统等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同时,以色列在电脑辅助系统、农业生物技术、滴灌、土壤曝晒、工业废水处理、化工与金属技术和军事技术等方面,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五大体系”支撑科技创新

   周国林说,分析奇迹的发生,与以色列精心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密不可分。总的来看,以色列的科技体制属于“松散多头型”,主要通过在13个部设立的“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实施。

   以色列将研究与开发分为从实验室伸展到市场的基础研究、战略研究和工业研究3个部分组成。基础研究是研究开发新的基础理论知识,80%以上的民用基础研究在大学和政府的研究机构中进行。战略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和工业研究连接起来的一种研究,将先进材料、生物技术、电子光学、信息技术、微电子等设定为优先领域。工业研究负责研究开发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新技术、工艺和产品。

   在以色列国家创新体系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知识创新体系”,由希伯莱大学、特拉维夫大学等7所研究型大学、12个知识中心组成,通过13人组成的科技发展战略委员会进行宏观调控。以色列的7所大学不仅承担了全部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而且还承担了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30%的研究工作。

   其二是“技术创新体系”,主力军包括以色列的企业研发机构、外企研发中心以及3000家创新企业。周国林说,众多的跨国公司都在以色列设有研发机构,像IBM在海法的研发机构雇佣了数百名以色列科学家和工程师,微软在海法成立了其在美国本土以外的第一家研发机构,摩托罗拉也在以色列设有主要的设计中心。这些成为以色列科技提档升级的“加速器”。

   其三是“环境支持体系”。以色列政府大力支持研究与发展,给投资者和创业家提供多种优惠,包括优厚的投资津贴、政府贷款保证、免税额及高风险企业创业基金等等,还专门制定了《鼓励研究与开发法律》。早在1959年,政府就通过了一项“鼓励资本投资法”,政府设立开发风险基金,目的主要是为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提供便利。1984年,以色列制定了《鼓励工业研究与开发法》,2002年又制定了《国家研究开发法》。以色列政府还特别创造了国家“孵化器”———一种培植企业的“苗圃”,从北加利利到内盖夫沙漠,现在全国有了26个这样的“孵化器”。

   其四是“科技投融资体系”。高科技产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政府支持仅是杯水车薪。为此以色列努力吸引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资金流入。国际方面,1992年以色列吸引的外资总额不过5.37亿美元,在2007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95亿美元,数量是整个欧洲的两倍,并持续保持在稳定水平。在国内,以高科技公司平均将20%左右的收入投入到研发方面。同时以色列也成功地通过风险投资基金体系使资本与科技实现紧密结合。总资本超过100亿美元的以色列风险投资业在全球规模仅次于美国,成为以色列国民经济的核心特色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之一。

   其五是“成果转化体系”。以色列的大学、科研机构甚至医院都拥有自己的科技成果转移公司。政府也力推各种成果产业化措施,包括磁石计划(支持大学与企业构成研发联合体,从事通用技术开发)、小磁石计划(支持一个大学与一个企业构成小研发联合体)和通用研发计划(支持企业从事长期通用研发)、技术孵化器计划、种子基金计划等,全年的总预算约4亿美元。这些举措帮助以色列人的“智慧”变成产品卖向了全球,像我们熟知的“闪存”技术、滴灌农业等等。(吴红梅 王晓映 姜圣瑜 翟慎良 周静文)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