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双休日里,江苏的淮河以南地区以一场区域性暴雨揭开了“梅雨”的序幕,而南京仅是细雨霏霏,但是天气变得凉爽宜人。今明后三天,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并有一次西伸北抬的过程,本省的大部分地区会出现较为明显的降雨过程,其中淮河以南地区还将有大到暴雨,望市民和相关部门做好准备。
13市县昨降暴雨
刚刚过去的双休日,本省降下了入梅后的首场区域性暴雨,这次降雨主要集中在淮河以南地区。截至昨天上午8点,累计雨量在50毫米以上,达到暴雨的共有13个市县,分别为海门、通州、如皋、如东、南通市、启东、太仓、昆山、张家港、常熟、海安、江阴和吴中,其中有3个市县在100毫米以上,达到大暴雨的分别是海门(113.0毫米)、启东吕四(112.1毫米)、通州(110.4毫米)。
而南京再度躲过了“豪雨”,这几天都是以淅淅沥沥的小雨为主,从前天零点,一直到昨天14点,南京的降雨量没有超过2毫米。但是双休的毛毛雨却“终结”了持续近一周的灰霾天,洗净了南京城的空气。
本周前期苏南雨水多
目前,我国南部地区的降水仍然在持续中。根据江苏省气象台的预报,从今天开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会出现一次明显的西伸北抬的过程,所以本省的淮河以南地区将出现一次较为明显的强降雨过程,16-18日,全省的大部分地区会有阵雨和雷雨,其中淮河以南地区雨量中到大,局部暴雨。
本周末,预计副热带高压的势力有所减弱,届时梅雨可能会暂时吿一段落,气温也会有所回升。气象专家表示,入梅后也不都是每天都会阴雨绵绵,历史上南京也曾出现过11天没下雨的黄梅天。趁着短暂的晴好天,市民要抓紧时间晾晒和打扫卫生,以防衣物和日用品发霉。
梅雨季节保健重在防潮去湿
昨天南京的温度降到了20℃以下,不少穿着短袖出门的市民已经感到“扛不住”了。记者昨从南京市第一医院门急诊获悉,这个双休,门急诊的病人都比平时要多,不但老人、孩子弱不禁风,许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加入到就诊行列。而在急诊患者中,记者还看到四名马上要参加中考的初三学生,其中三名是急性胃肠炎,一名感冒发烧。
未来几天,南京的温度仍然会在25℃以下,专家提醒,梅雨时节的防病保健措施,首先要从防潮去湿着手,阴雨天气时注意关闭门窗,等到天晴后及时打开门窗。梅雨季节食物容易发生霉变,隔餐食品要加热后再吃,切记不宜过食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助湿伤脾。必要时可服用健脾化湿药物,如藿香正气水、保和丸等。
根据目前气象部门的预报,中考期间,南京都是以阵雨的天气为主,温度偏低。
今天南京阴有阵雨或雷雨,局部雨量大,18~22℃
明天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中等,18~25℃
后天阴有阵雨或雷雨,局部雨量大,19℃~24℃
19日阵雨转阴到多云。(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