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科技工作者:科技建奇功
2008年06月23日 17:58:4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新华网北京6月23日电(记者孙闻、吴晶晶)当汶川大地震以相当于数百颗原子弹的能量震动中国的时候,“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声音响彻华夏。从那一刻起,全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和全国人民一道紧急动员,共克时艰。 在抗震救灾的战场上,我们看到了科技彰显的巨大力量,听到了“创新为民,科技救灾”的时代壮歌。 打造“天眼”:遥感专家紧盯灾区 5月12日14时30分,汶川大地震发生仅两分钟,中科院对地观测中心主任郭华东紧急拨通了下辖卫星遥感中心办公室电话,下达收集震区受灾前不同分辨率、不同传感器卫星数据的任务,并要求他们提交未来几天相关过境卫星的数据接收计划。 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科技开始发挥力量。 12日晚,中科院根据路甬祥院长的指示,决定紧急启动第一个抗震救灾专项行动——“汶川地震灾害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并组建由中科院对地观测中心牵头的跨所联合项目工作组。 科技部党组书记李学勇连夜召集部务会议研判灾情,制定科技抗震救灾减灾行动方案。科技部部长万钢也从外地专门打来电话,与李学勇商量科技救灾工作。灾情严重,任务紧急,科技部决定立即成立一个跨部门跨学科的专家组,评估灾情,为救灾提供最得力的科技支撑。 震后的四川各灾区通讯中断,地面交通瘫痪,许多重灾区的灾情信息无法获知。遥感,成了灾情监测的重要手段! 地震当日下午,科技部所属的国家遥感中心迅速反应,紧急行动,启动应急工作机制。三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遥感专家队伍迅速投入“战斗”: ——由国家“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专家组组长周成虎教授牵头,重点分析处理雷达数据; ——由国家遥感中心战略专家组组长童庆禧院士牵头,重点处理“北京一号”小卫星影像信息; ——科技部会同国家测绘局派出的由刘先林院士作为技术指导的航空遥感专家组,奔赴四川灾区,进行航空遥感飞机实时拍摄,并及时分析处理遥感影像信息,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张国成随队前往,以便与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国家减灾委联系和协调。 地震后的第二天凌晨,国家遥感中心获取了首张震后都江堰卫星雷达图像,下午,又获取了汶川地区可突破云层的雷达卫星数据。 “我们根据雷达图像,把都江堰市划分为122个街区,通过分析解译,可以对都江堰市的建筑物、通信设备、大型工程等受灾情况进行基本评估。”中科院遥感所研究员魏成阶说。 5月14日7时,经国务院批准,中科院、科技部组织的两架高空高性能航空遥感飞机相继起飞先后抵达重庆江北机场;13时,两架遥感飞机不顾非常恶劣的气象条件直飞震中汶川,连续完成2个架次8个小时的雷达航空作业。当夜首批灾情监测数据传回北京,后方工作组各专业人员连夜解读判研,首幅雷达影像在第一时间送达国务院。随即,根据国家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要求,2架遥感飞机几乎每天平均完成2个架次近11个小时的航飞任务,最长一天飞行13个小时44分钟,飞行时间创下新的记录。 由遥感飞机、无人机和卫星组成的“天眼”时刻紧盯灾区,对灾区进行大范围的监测,对灾情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架设“天眼”的是由科技部、中科院、测绘局等部门组成的一支跨地区、跨单位的多专业联合团队。来自不同单位的专家组成了航空、卫星、光学、雷达遥感等各类数据获取、灾情信息分析和技术条件保障等7个专业组,形成了极强的多专业技术集成型的作战能力。 “天眼”一刻不眨,专家不眠不休。负责数据接收的机房里夜夜灯火通明,进行灾情会商的办公室里总是人头攒动。对于远在四川数以千万计等待救援的人来说,分分秒秒都是生命。73岁高龄的童庆禧院士因为过度劳累,住进了医院。 “天眼”的效率令人钦佩:地震后短短半个月,遥感影像挂图面积整整超过1000平方米,报送国务院及多部委的灾情监测和评估专报达80多期。特别是对唐家山、肖家桥、天池乡等高危堰塞湖的长期监测和分析,对灾区重大排险决策提供了直接的技术支持。 地面突进:摸清灾情,打通“信息孤岛” 当汶川大地震伴随山崩地裂的地质灾害降临的时刻,作为中科院唯一以“山地灾害”冠名的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专家们,顿时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就在所内自救尚处紧张艰难的时期,山地所就紧急启动了全所的“抗震救灾科技行动”。行动的核心任务是对重灾区迅速开展震后次生地质灾害现场调查和遥感地面协同。 考虑到地震现场不断出现的崩塌、滑坡、滚石危险和因交通中断必须徒步的艰险,所里决定采取组建“专家志愿组”的方式,很快,山地所科技人员纷纷报名挺身而出。 5月15日上午,由中科院山地灾害重点实验室主任崔鹏、遥感室主任陶和平、灾害评估室主任孔纪名和四川山区减灾中心主任陈宁生等率领的4支志愿队伍出征:一支赴都江堰作卫星雷达影像现场效验;一支赴灾区执行中科院遥感无人飞机的地面协同任务;一支分别沿映秀、北川两个重灾区域考察;一支会同省科技厅沿彭州一线和龙门山深处作应急考察……短短半个月,山地所先后组织了18批近300人的志愿者深入映秀、北川、青川等17个重灾区进行点面结合式的调查,为抗灾排险获取了宝贵的一线资料。 山地所这支科技救灾地面突击队不仅战果独到,而且发挥了战略性的作用:地震后不久的5月14日、15日,山地所专家撰写的两份关于震区滑坡堵江形成堰塞湖的危险性分析及应对建议报告就送达四川省和国务院,其对险情的判断与对策分析的前瞻性受到指挥机关的高度肯定。 特大地震灾害在灾区造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在这种困境下,中科院一支特殊的救援队赶到灾区,他们是上海微系统所、声学所、计算所、微电子所、网络中心共同组建的应急通讯救援队,携带的“宽带无线通讯应急平台”是他们在科技部“863”计划、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和上海市的支持下,与相关企业、高校合作,经过6年磨砺而研制成功的未来移动通讯的重大创新成果。这是一项功能独特的高技术,具有高数据率、高移动速度、广覆盖、多媒体的特点,特别适合通过快速部署实现对灾区的宽带无线网络覆盖。 17日凌晨3时,救援队抵达重灾区北川后迅速开展工作,站址勘查、设备安装……第一套系统于中午架设完毕,开始是通过肩背式移动终端,将灾区现场环境和挖掘、救援情况等多种音视频信息回传到北川县指挥部。 5月19日19时,北川的系统正式与卫星通讯系统连通,接入互联网,从此北川正式从信息孤岛突围出来。到5月20日,在北川救援的多支军队、武警、特警、消防、公安、医护、卫生防疫、检疫、红十字会、地震局、水利部门和地方政府共50多家单位、各路媒体记者、志愿者都已使用该系统。 5月22日,该系统正式交付北川县抢险指挥部使用。这套系统成了北川抗震救灾内联外通的中枢神经网。北川解困之后,救援队根据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和各地急迫请求,又夜以继日地奔赴都江堰、青川、汶川、江油、平武…… 在完成了对主要重灾区抗震救灾指挥系统的保障任务后,根据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要求,5月30日救援队到达唐家山大坝开展工作。通往坝后监测点的路途大都是垮塌后的山路,离一座垮塌的山体不到100米,不停地有碎石和泥沙下落。队员们冲过这条绕不过去的必经之路,连续5个日夜紧张的工作,至6月3日下午4时,终于按计划在大坝及堰塞湖沿线布设了14个全天候监测点,开始对唐家山及沿线的北川、通口、涪江桥、香水乡等关键部位进行24小时监控,对防止堰塞湖溃决而引发更大的次生灾害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深入灾区:院士首先是战士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工程科技领域的专家,我们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如是说。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国工程院党组随即采取措施,启动了“中国工程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要求全体院士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中。工程院紧急设立专门课题,收集和分析世界上近20年内发生地震的伤亡、抢救、灾后重建等经验和措施,为灾害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群白发皓首的院士,更是在第一时间进入灾区,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灾情发生后的第3天,79岁高龄的卢世璧院士就踏上了抗震救灾的征途,成为解放军总医院高级专家医疗队中最年长的队员。此时他的第一身份不再是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教授、工程院院士,而是一名战士。 在50年的从医生涯中,这已是卢世璧第4次冲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1966年邢台大地震,他带领解放军总医院医疗队走进了邢台的席棚;1975年营口大地震,他在大雪中来到收治伤者的地下人防工事;1976年唐山大地震,他从北京辗转山东各医院,一去就是半年…… 在接到这次救援命令到奔赴机场,卢世璧只用了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候机时,他和战士们一起坐在草坪上吃盒饭。飞机一降落,他就直奔成都军区总医院。在这个短短几天就收治了3000多名伤员的医院,几乎所有科室的医生都承担起了骨伤的治疗任务。这些天来,灾区余震不断,卢世璧却似乎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安危。到达医院第二天早上7点多,卢老的身影就出现在病房里。他和他率领的专家团队首要的工作就是对医院的每一名地震伤员进行筛查,从而确定病情的轻重缓急和伤情类型。在外人眼里,卢老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似乎只需要看上一眼,就能准确地判断出伤员的病情。而他却总是说:“检查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听病史,看片子,察看伤口,卢世璧一次次在余震中检查伤员病情、制订手术方案。在他的指挥下,300多名重伤员很快就被分检完毕。 5月16日15时左右,一名地震幸存者被成功救出,送往位于北川的医疗所。医疗所在抢救的过程中遇到难题,紧急求助卢世璧院士。卢老接到会诊请求已是下午5时,此时他已经连续工作了12个小时。但他二话不说,和另外一位院士立即前往位于成都军区联勤部的野战医疗远程会诊车。紧张的会诊结束了,卢世璧顾不上喝一口水,立即返回了成都军区总医院,那里还有1000多名伤员在等着他。 解放军总医院肾内科主任、内科肾脏病学专家陈香美是在一个会议上接到命令的:马上赴四川参加医疗救治工作。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接到命令,陈香美没有来得及回家,也没有作任何的准备,直奔机场,飞赴成都。 这一幕与32年前的那一幕何其相似,当年她曾作为医疗队的一员,参加了对唐山大地震伤员的救治工作。 陈香美赶到灾区正是地震过后第三天,大量的挤压伤患者一拨接一拨地送到这里来,很多人因为挤压综合征造成了急性肾损害,部分重症患者发生了急性肾衰。这些急性肾衰患者必须用持续性床旁血滤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血液净化治疗,才有希望维持生命并恢复肾功能。而当时成都军区总院设备紧缺,人员不足,而重灾区转送的挤压伤患者又源源而来。 陈香美院士当机立断,15日一早,她就开始四处联络落实持续性床旁血滤设备,抽调并亲自培训专业护理人员,短短两三天时间将持续性床旁血滤以国际最前沿的水平运转了起来。大量挤压综合征伤员起死回生。而陈香美每天睡眠不过两三个小时,三餐也都在病房。 黄卫、夏咸柱、尹文英、彭苏萍、杨秀敏、陈厚群、谢礼立、欧进萍、周福霖、徐德龙……地震发生后,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先后有几十位院士奔赴灾区。他们来自不同学部,研究不同专业,但在灾区他们的使命是相同的——抗震救灾。 危急时刻,他们披肝沥胆,像战士一样冲锋在前! 灾害面前,他们挺身而出,用知识撑起希望! 国难当头,我们看到了科技工作者对人民的赤胆忠心! 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特别专题 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图片专题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谢旭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