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在回答有关第二套房贷款问题时,提出了几种"变通方法":一,2000年以前购买的商品房,银行系统内没有记录的可以按第一套住房来算。二,异地购房,银行系统内没有记录的可以按第一套住房来算。三,共同购房,可以联合一位尚无按揭记录的人一起申请贷款。此外,据称北京的楼盘也有打"擦边球"的例子。
之前,曾有媒体报道了深圳的几家大银行,在第二套房贷款政策上纷纷"变通"的事情,其中的一些变通措施明显违背了央行第二套房贷款政策的精神。但报道播出后,央行等部门都没有任何反应。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就资金链紧张等问题,房地产大鳄任志强曾放出过一句狠话:"要死也是银行先死"。这话确实有些夸张了。在重重压力之下,有些房地产企业确实有可能会"死"(即破产),但国有(控股)的银行却不可能死掉。一来,房地产贷款只是银行业务中的一部分,这个行业的崩盘不一定能压垮整个银行;二来,即使银行出现了大面积的坏账,也有政府"营救",大不了再来一次剥离不良资产,甚至于直接开动印钞机……
不过,任志强的那句狠话确实点出了问题的要害,那就是开发商与银行是利益共同体。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大部分都来自银行贷款。如果开发商因资金链断裂而死掉,那么银行的贷款都会成为坏账,这就像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跑不了我,也逃不了你。要知道,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龙头行业,目前的GDP和财政收入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于这个行业。如果房地产行业崩盘,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滑且不说,财政收入少一大块儿,再要为银行坏账埋单,如何承受得了?
在房价问题上,政府和百姓的期望其实一直都不一样。老百姓当然希望房价不断降价,越低越好;但政府只是希望房价不要涨得太快,因为"大起"之后可能是"大落"。政府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目标,从来都是"稳定"房价以及房地产市场,从来都没有说过要促使房价"走低"。
很显然,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已经达到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目标。几个月来,全国各地房价的涨幅都在趋缓。一线城市的房价甚至已经开始回落。由于消费者长期持币待购,银行贷款又一直在收缩,开发商的资金链都非常紧张,甚至已经接近极限。眼看开发商们命悬一线,银行岂能袖手旁观?银行各种关于二套房贷款"变通办法"的出现,与其说是为了拯救开发商,不如说是为了拯救自己。对此,央行自然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