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追寻唐卡艺术的魅力:《唐卡口述史——美善唐卡》序

  编者按:

  热贡唐卡是一种传统的藏传佛教艺术,十五世纪初发祥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的隆务河畔,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宝库里一朵奇葩。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节将通过精美绝伦的唐卡艺术精品的展示,让世人充分领略热贡神韵。

  前不久在上海举办的青海首届唐卡国际博览会上,主要展品巨幅唐卡《天路》的登场亮相便引起参观者的关注。历时4年绘制完成的巨幅唐卡《天路》,在充分挖掘藏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着力介绍生态保护的深刻内涵,让世人了解和认识了青海高原这片神秘奇特之地所一直沿袭的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融洽关系。唐卡内容既有神山、圣湖、寺院、江河、民俗风情和体育赛事等现实题材,又有神话传说、宗教故事、历史事件等相关题材,以零散的、局部的、虚实相间的画面,折射了青藏高原地理人文的整体风貌;以穿越时空局限的磅礴气势,推陈出新,成为青藏高原上的一枝独秀。本刊特撷取其中部分画面,借此首届唐卡艺术节以飨读者。

  唐卡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青藏高原藏族、土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人民在悠久漫长的历史文化进程中所创造的艺术奇葩。根据藏族文献资料记载,早在松赞干布时代,祖国藏区就有了关于唐卡艺术创作的记录。随着藏传佛教的不断流布,这种来自域外的宗教文化也在不断本土化的传播实践中,选择了藏民族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进行佛像造型,并且在题材、技法、色彩、工艺、风格等方面对其具有根基性意义的异域文化进行了更多的探索与创新。自公元15世纪以来,在广大藏区逐步形成了曼唐、钦孜、噶赤三大画派,涌现出曼拉顿珠、钦孜钦莫、南卡扎西等著名画师,他们不断结合自己丰富的绘画创作经验著书立说,规范和探讨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的技法和理论,《如来佛身量明析宝论》等著作成为后世藏画创作的经典。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经过无数代艺人的不懈努力,最终发展成为技法精湛、用色考究、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艺术样式,不但在藏区广为传承,而且随着藏传佛教传播足迹的不断延伸,进入了祖国内地,成为各民族人民所喜爱的民族民间艺术。

  青海热贡在历史上是一个包容地域较广的地理概念,它包括了今青海省同仁、尖扎、泽库、循化等县,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小聚集、大散居的区域,各民族文化、艺术交流的空间十分广阔。据文献记载,公元七世纪时,这里就有戍边的吐蕃军队驻守。自公元十世纪以来热贡地区就成为藏传佛教后弘期下路弘法的主要发祥地,藏传佛教各教派在热贡留下了众多的寺院庙宇。公元十四世纪,热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隆务寺建成后,在隆务河流域形成了环隆务寺的一系列子寺,热贡地区也出现了“头人一庙堂、一家一佛殿”的盛况。热贡唐卡艺术就是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下逐渐勃兴起来的,热贡地方出现了一支在藏区影响重大的佛像绘塑艺术传承队伍,他们的绘画足迹到达过西藏、北京、四川、内蒙、山西、甘肃等地的藏传佛教寺院及信徒家中,部分艺人甚至跋山涉水到了印度、尼泊尔等国,在异域的寺庙里留下了藏画艺术精美绝伦的笔墨,这些来自神秘热贡的艺人被人们誉为“热贡拉索”。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隆务河流域以有名的热贡四寨子为中心形成了“家家从艺、人人作画”的格局,人们称其为民间美院。近年来,热贡艺术创作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民间艺术家的积极努力之下,呈现出艺人队伍不断壮大、艺术精品不断涌现、艺术生产与文化产业紧密结合的良好态势,其所蕴涵的宗教文化价值、民族民俗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等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继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夏吾才让之后又产生了西合道、斗尕、启加、更登达吉、宗者拉杰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们的唐卡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艺术院校及收藏家们收藏。在热贡,以唐卡为代表的藏族绘塑艺术已经成为当地百姓治穷致富的重要门径。2005年,热贡艺术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但是在近几年的调研中我们也发现,热贡唐卡艺术在这种轰轰烈烈的发展机遇面前,也遭遇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与文化多样性发展需求的深刻矛盾。热贡唐卡艺术也和其他民族民间文化一样面临着文化生态恶化、文化渊源断裂、文化传承方式和传承内容简化、工艺技法趋向速成、创作意识受市场影响等宏观问题,同时也面临着优秀艺人断层、艺术精品匮乏、绝活技艺濒临失传、矿物质颜料及其调配技艺仅有几人掌握、传承人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等微观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唐卡这门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在新时期的良性传承和发展。在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条件下,如何遵循文化多样性法则抢救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如何使这些在民间传承了近千年的民间文化艺术绽放出绚丽的光华,这正是我们当下所要做的重要工作。

  青海民族学院长期以来立足青海本土民间文化的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从2001年创办唐卡艺术本科专业至今,历时近七年,为唐卡艺术的传承、研发及学术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2007年,青海民族学院艺术系和黄南州政府又率先召开首届唐卡艺术研讨会,邀请国内从事唐卡艺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共聚西宁探讨中国唐卡及热贡艺术的历史文化渊源、艺术特征、工艺技法、风格特点、市场运作及其在当下的开发、保护、利用等问题,与会专家学者还亲赴热贡艺术的故乡青海同仁地区各寺院及村庄进行学术考察,与地方政府共谋唐卡等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发展等现实问题,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智力支持。吕霞教授作为民族学院培养的少数民族青年教授,在民族民间文化的教学、研究工作中作出了突出成绩。近年来,她带领青海民族学院艺术系全体教师在热贡艺术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在全国率先创办了唐卡艺术本科专业,进行了民间艺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把“热贡艺术”移入高校课堂进行系统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重要努力,并成功申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藏高原热贡艺术的开发、保护、利用》,对热贡艺术及其主要品类唐卡、泥塑、堆绣、石刻等民族民间艺术门类的创作现状及流布状况进行了较系统的考察,尤其对各门类艺术的文化渊源、历史成因、类别特点、艺术价值等进行了文化学、人类学、宗教学、艺术学意义上的阐释。期间又承担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民间美术传承人口述史系列丛书之《美善唐卡》一书的撰写任务。以热贡五屯著名唐卡艺人西合道为主要访谈对象,以西合道的学艺经历为线索,通过历时两年多的田野作业,走访了几十位热贡艺人,较系统的记录了热贡唐卡艺术在民间传承的真实情状,对热贡唐卡制作技艺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详尽的记述,在复原口述资料使之文本化过程中做到了以下三点的有机结合:一是把西合道私人化的叙述过程和热贡五屯独具特质的民族文化语境进行了深刻衔接。西合道所代言的热贡五屯唐卡艺术,是五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征,也是五屯民间艺术家们共同拥有的、代代传承的绘画经验,西合道的个体经验的叙述语境展开在五屯所特有的民族、宗教文化语境当中,个体经验和艺术传统才具有了相通的意义;二是把西合道的个人学艺记忆和热贡五屯唐卡艺术传承的脉络进行了深入对接。唐卡艺术创作较之其他民族民间艺术创作,有它的特殊性,即它的创作是建立在藏传佛教的不断传播这一历史性话语系统的前提下,带有神秘、深刻的宗教规定性和规范性,严格的量度标准和造像仪轨使藏画艺术具有了明显的程式化特点,把握这样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活动在民间的展演方式和传承状态是一项具有重要抢救保护意义的事业;三是把西合道的民间知识和学者的学术观点进行了深度连接。民间艺人是民间艺术的创造者,掌握着大量的民间艺术知识,这些知识在民间艺人这里保持着个体经验意义上的原生态特征,这也是民间艺术独特魅力所在。本书从西合道作为民间艺人的个体精神世界进入到对热贡五屯唐卡艺术的宗教、历史、文化追思,这正是本书的又一学术价值所在。

  对热贡艺人的生活史的关注,使本书具有了比以往同类研究更高的起点和更细致的视点。用书写的方式复原口述经验,将原生态的民间艺术技艺流程提炼为学术意义的个案描述,这是目前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尤其是民间艺术保护工作中值得提倡和深入探讨的课题。青海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富矿区,边缘性地域特点使得青海的民族民间文化多呈现出封闭性特点,在某种意义上相对抵御了外部各类因素的冲击,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和原生态性。相信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民间艺人的积极配合和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下,青海民族民间文化的开发、保护、利用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第二届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青海行圆满结束
·祁连天境卓尔不群——卓尔山“拾”景(组图)
·青海门源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将于7月举办
·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记者参观阿柔大寺(组图)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